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关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
返回列表
查看:
241
|
回复:
0
2018关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复制链接]
8001282
8001282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7: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论文关键词〕 邓小平;发展;新
; 〔论文摘要〕 邓小平关于农业应放在国民的首位、农业发展要实现“两次飞跃”、农业发展关键要靠科学技术与,以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等一系列论述,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条件下,重温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对于促进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始终把农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首位
再生产理论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选择的是一条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长期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和城市的加快发展上,对农业的投入一直严重不足。特别是长期实行的缺乏激励机制的“人民公社”制度,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导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始终无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邓小平吸取了这一历史教训,以农村改革作为突破口,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航程。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问题,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首位。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三是教育和科学。”〔1〕他一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2〕,“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3〕。如果农业不能健康发展,特别是粮食问题不能解决,就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的稳定。邓小平还从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出发,提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的稳定;农民不能摆脱贫困,我国就不能富裕等思想。纵观邓小平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国众多,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件大事。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必须重视农业的作用,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快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第二,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第三,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生产是重中之重。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前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仍然要以邓小平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首位的思想为,高度重视农业的地位,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性投入,增加农业、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促使农业、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