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回复: 0

2018山西省投资效益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6: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固定资产作为带动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因此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背景,对山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六五”时期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及投资效益进行评价和反思,并探索提高投资效益的途径,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为山西“十五”时期提供可咨借鉴的依据。;
一、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根据宏观的经济增长理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会带动经济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由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投资率来衡量。根据1990年以来的数据计算可知,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R=0.9800,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增长的弹性系数E=0.9。说明山西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度相关,其经济增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决定了山西省欲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必须相应地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但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率却与之背道而驰,近二十年来投资率呈现周期性波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波动高峰41.89%,降到1996年的最低点22.7%,落差19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山西省投资率从“六五”时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下降到日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由此可知,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数量上不断提高,但投资力度却相对弱化,使得山西经济增长速度滑坡,到1999年山西经济增长速度为6.1%,比全国最高水平低4.1个百分点,为全国第三十位。
二、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
一般用投资效果系数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在此我们辅以固定资产的滞后效应指标、项目建成率,固定资产对就业、收入、消费、居民收入等的效果系数,以及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等来综合考察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能带来GDP的增量,是全面评价投资效益的综合指标,用来说明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投资效果系数=ΔY/I。据1938年以来的投资效果系数数据(按90年价)分析,山西省投资效果系数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八五”时期出现了短暂上升势头,但1998年又跌至0.27。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降低,而反映山西省GDP增加所需的资本系数呈现上升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西省投资效果系数一直偏低,资本系数居高不下,若不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GDP增长的代价还将会加大。
1、固定资产投资滞后效应: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对当年GDP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仍采用投资效果系数指标来分析,将当年的GDP增长看作是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滞后结果。根据山西省固定资产建成平均周期为4年,设定滞后期分别为1、2、3、4年,考察1979年以来考虑时滞性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可知,无论几年的滞后期,单位投资所带来的GDP增长均带有较强的波动性,一般滞后3年和4年的可信度较大,3年和4年滞后的间接效益指标也优于1、2年的指标,且进入90年代以后表现更为突出,表明山西固定资产投资间接效益不断转好。
2、项目建成率:项目建成率是反映宏观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从1985年以来,山西省项目建成率大体上稳定在44%~545之间,比全国同期项目建成率低6个百分点,反映了山西省建设周期较全国平均水平长的特点;从时间看,项目建成率的波动变化从1995年前上升趋势变为下降趋势,主要由于1996年以后山西省基本建设战线拉长,大型项目增多,使固定资产形成缓慢;从结构上看,山西省基建项目建成率明显不如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基建项目建成投产率低,自然固定资产投资变现生产能力差,经济效益不佳。基本建设的直接效益不及更改效益,但是更新改造项目建成率与应达到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没有体现出更新改造投资的优越性。
3、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它总量的效益:按常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能相应带动其它经济变量,如就业人数、消费、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等变量的增长,我们参照投资效果系数的作法,提出投资就业效果系数、投资消费效果系数、投资财政收入效果系数等指标,即每亿元固定资产投入所能带动相应变量的增加值。
近二十年来,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社会消费、财政收入、就业人数增长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相同,但投资带动这些经济变量增加的能力较全国平均水平弱,且带动能力日趋减弱。如投资就业效果系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这是世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必然趋势。与全国相比,山西省该项指标“七五”时期比全国平均水平差40个百分点,“八五”时期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这与“八五”时期山西省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不一样有关。“八五”时期,全国各地投资方向重点转向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但这些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差,此时山西省仍继续实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投资偏重于能源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投资带动就业效果系数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山西投资效益差于全国平均水平。
4、三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据投资效果系数分析,近十年间三次产业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一个周期的波动,1995年达到峰值,以后连续三年逐年下降,且均低于全国水平。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投资效果系数仅为0.12,表明山西省第三产业的投资效益极差,产出的代价非常大,这与近年来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于、通讯等到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由于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脱离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使三次产业间发展不甚协调,也反映出第三产业投资未带动第一二产业发展,或并未有效带动经济的增长。
从投资就业效果系数分析,第三产业的投资就业效果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到1998年已达0.0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就业人员的增加能力已极其微弱,单靠投资解决就业问题已不可取。
在农轻重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偏重型化特点突出;在重工业中,能源开采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了绝大部分,如1998年该项指标为94.;4%,而制造业投资仅占5.4%,形成山西固定资产投资“畸重畸轻”的格局。由于能源开采加工业产品低附加值、低效益,造成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差,也是山西省投资效益差于全国水平的根本原因。由于山西省在、轻工业、制造业的投资偏少,造成山西农业、轻工业、制造业的投资偏少,造成山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山西省消费品的竞争能力弱;制造加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使山西经济腾飞缺少了厚实的翅膀。
总之,山西省经济增长走了一条高投入、低效益的道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居高不下。山西省经济增长高度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带动,但投资的带动作用形成的效益却在日趋降低。投资效益低下已经影响了山西的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偏低的原因分析
据分析,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投资战略失误,引起投资效益滑坡。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制定了“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战略,虽然避免了固定资产投资地区趋同化弊端,符合全国区域分工和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山西资源特点与区域优势,但是以能源重化工工业为支术的重型结构派生出产品初级、经营粗放、结构偏轻偏重、支术单一,高投入低产出等特点,导致山西省产业结构效益低下。更为严重的是,80年代以后,山西未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战略,丧失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产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