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回复: 0

2018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城市管理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6: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日益国际化,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同时,对城市综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南京情况看,其中量重要的是涉及城市的功能定位、规划布局、、经济结构、信息化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南京;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
经济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和程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国际化、资源配置国际化、经济运行和企业行动国际化、开放环境国际化。其实质含义,是指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快速地超越一切屏障去获取最大利润。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发展,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坚持的重要之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动城市现代化,是实现我国长期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以“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城市管理”为题,深入研究探讨经济日益国际化、城市发展日益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南京城市管理问题,既是理论探索、研究的课题,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本论述着重于政府机能的政策导向研究和相关目标的建立。
一、南京的基本情况
南京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省会。下辖11区4县,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49.35平方公里,534万。南京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南京的过去,是一座古老的名城和著名古都;南京的现在,是一座濒江近海、开放型的多功能中心城市,朝着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南京的将来,必将成为以科技为先导、“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
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越城’”,开启了南京247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并迁都于此,称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此后,共有十个朝代在南京建都,故南京又有“十朝都城”之称。在中华的发展史上,南京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南京已发展成为一个濒江近海、对外开放的多功能中心城市,在中国宏观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南京地处中国长江流域与沿海开放地带的文汇部,是国家对外开放和重点开发的地区,紧邻我国最大的中心城市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沪宁城市带中的重要城市,具有加速经济国际化的迫切需要和有利条件。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和通讯枢纽,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集装箱等多种方式齐全,内河港口的年吞吐量是中国最大的;南京是中国重要的基地,已经建立了以、汽车、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石化、汽车工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南京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贸中心和中心,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0亿元。南京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各类大专院校的数量仅列北京、上海之后,拥有各类科研机构571个,各类专业人才38万多人,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63位。南京是国家重点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山、水;城、林融为一体,2000年来南京观光游览的境内外宾客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百亿元。
近年来,南京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曾被国家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5名、“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还被国家授予“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0年,南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0亿元,进入全自18个GDF超千亿元城市行列。“200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达到41亿美元和17.9亿美元”。一批国际上有影响的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来宁投资,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基础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宁落户,‘外贸出口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也迅速增长,目前,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32.5%。同时,南京的一批大企业也走向国际舞台,一批重点项目开展了国际招标。南京的一些标志性如禄口机场、紫金山观景台、南京火车站站房改建等设计,已与国外著名设计师合作设计。经济国际化为南京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的外向度和城市开放度不断提高。经济日益国际化,有力地促进了南京城市的现代化;城市的现代化,也积极推动了南京经济的国际化。在这一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愈发重要,并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从南京情况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涉及城市的规划布局、城市的投资环境、城市的经济结构、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城市的管理体制、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1.调整城市规划布局
规划是政府管理城市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规划决定了城市的格局和发展方向。城市综合管理首先要落实在规划管理上。随着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南京现有的城市规划已不完全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调整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是:科学技术先导、古都与江滨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因此,南京的城市规划应着力于以主城为核心,突出南延东进,加强沿江开发,加紧推进江北地区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莫定“江在城中、山在城中”的现代都市框架,总体上形成主城、都市发展区、市域三个层次的城市发展格局,同时与周边城市共同推进南京都市圈的建设。
主城应是发挥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基地,重点要发展科教、文化、金融、贸易、交通、信息、管理等第三产业和部分都市型工业,增强现代服务能力和市政管理能力,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和地方特色。主城内第三产业要逐步形成由三级公共活动中心和若干商业区(街);大为主体构成的布局结构,形成中心商业区,培育中央商务区,进一步提升中心区品位。主城内第二产业继续实施“退二进三”,尽快完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历史文化保护地段、风景名胜区内的工业搬迁或用地性质的转换。
都市发展区是由主城及其周边地带构成的高度城市化地区,其中主城周边地带可以重点布局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部分居住区,适当保留农田、山地、水面,用于发展都市型。工业布局和发展的重点则宜集中在三大开发区和江北化工产业带。雨花、栖霞、大厂、浦口、江宁等区域要纳入中心城市空间发展并统一安排规划布局,以城市新区、产业发展基地和生态环境调节圈为发展方向,逐步建成具有时代特色、充满发展活力、与主城合理分工、相互呼应的现代化新区。
市域是南京全部管辖范围内的地区。其中各县应以综合实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加快培育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牢,使其成为城市产业辐射的吸纳地和城市功能辐射的扩散通道。重点是发展县城、中心城镇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速城镇化进程,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以长江为主轴,包括省内及邻省部分地区在内的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群。作为这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南京,应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
2.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
城市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与国际交往和联系更加频繁密切,城市发展中资金、技术、产业、经贸、人员、机构等方面的国际性因素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