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7|回复: 0

2018美国“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6: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从报刊媒体上看,最近,“新”一词几乎每天都在铺天盖地而来。看来,“新经济”一词在中国比在美国还“吃香”。这一方面是因为,“新经济”概念引入中国时,主要是侧重于信息技术革命层面的含义,而没有它一开始在美国提出时所含的那种所谓“长期繁荣”的“吹牛”成份;另一方面是因为,增长率在连续7年下滑之后,正迫切希望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想从“新经济”中借鉴一切有用的东西。这些都是好的方面。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当前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生物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革命将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如果在中国的报刊上,也在“新经济”中加进非科学的、耸人听闻与玄乎其玄的“吹牛”成份,那就会把事情弄糟。比如,“新经济”会带来一系列新变化,经济理论需要对这些新变化作出新的研究和分析。但是,如果将此无限扩大,说成是“新经济的出现改写了自凯恩斯以来整个西方的基本结论”,说“新经济是一场全新的竞赛,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等等(严启发,2000),则也不免有些夸大其辞。
我们可以把“新经济”理解为“由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发展与增长”。这种理解是一种较宽的理解。经济史上的一些重大技术革命,如铁路、、汽车等等,都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因此,都可以称作“新经济”。在美国,我们就见到一本书,名为《美国上的新经济》。那么,当前的“新经济”,即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的“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我们如何更好地去认识它、把握它、借鉴它?美国的“新经济”也正在发展中、变化中,特别是美国这一轮的经济增长究竟能持续多久,都还在观察之中。就美国已经发生的情况来看,“新经济”的“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在它是一个创新的“蜂聚”时期,一大批新兴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指出(中译本,1991,第73―74,290,294页),创新是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创新作用的发挥只是“蜂聚”在某些时间里。他特别指明,“创新”不同于“发明和试验”,因为“发明和试验”本身对于经济生活不产生任何影响。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指能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的“生产手段的新组合”。他指出,这种“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①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②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或新商业方法;③开辟一个新;④控制一种新的原供应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组织,包括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当前正在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以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主线(下一阶段的新技术革命可能是生物技术革命)。这一信息技术革命,首先经历了一个技术发展的长过程。从二战结束时起,经过50年代、60年代,直到70年代的三十多年里,技术本身的发展尚未达到创新“蜂聚”的程度。二战结束时,现代数字计算机开始问世。在此后的30多年里,计算机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大型到微型、从慢速到高速、从专用到通用、从低性能到高性能、从高价格到低价格的不断更新与不断升级的演进过程。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问世,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革命性”转变。由此,使80年代出现了一个以个人计算机发展为中心的创新“蜂聚”时期。80年代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PC时代”。在此基础上,90年代又进到了一个以互联网发展为中心的创新高峰期。互联网的发展,是整个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更重大的“革命性”转变。90年代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80年代和90年代这两个创新“蜂聚”时期(也可以连起来视为一个创新“蜂聚”时期),比起历史上铁路、电力、汽车等的创新情况,规模与影响更加空前。特别突出的是,一大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迅速诞生与崛起。这首先与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特点有关。一者,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可以分解出许多更细的、独立的新行业。由计算机整机的生产,分解出集成芯片的独立生产(芯片业);由计算机硬件的生产,又分解出各种软件的独立生产(软件业);由单个计算机的生产,又分解出与互联网有关的硬件、软件的独立生产及服务(互联网业);由互联网的发展,又分解出新的商业形式(),等等。二者,这些新分出的独立行业,一般不需要巨大的厂房和机器设备,新企业很容易创建,特别是由互联网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虚拟企业形式。三者,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性极广,且易于操作,购置低,使其能迅速大众化、普及化、化,迅速渗透到或融合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传统与商业部门,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推动了大批新兴中小企业的产生与发展。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蜂聚”,要比熊彼特当年所概括的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惊心动魄。
2.就市场运作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在它使竞争空前加剧。
首先,企业间的竞争空前加剧。有人说,在“新经济”下,一个“创意”(idea)就可以使人在一夜间暴富。这种说法只抓住了现象的皮毛。一些新兴高科技企业,在特定的下,的确是在其股票初始上市的第一天,其股价急速攀升,即刻其财富猛增,看似“一夜暴富”。然而,一方面,这些新兴高科技企业,在其上市前,都经历了一个十分艰苦的风险创业过程。有的靠“创意”正确,而创业成功;更有大量的则因“创意”失误,而遭致失败。成功者,留下了姓名;而大量失败者,则不为人所知。“新经济”下的竞争,实际上从“创意”开始,就进人了“你死我活”的大浪淘沙过程。另一方面,新兴企业股票上市后,更是竞争激烈。一个公司的新产品,若站住了脚,这个公司便会兴旺发达起来;但若其新产品很快被其他公司性能更好的新产品所取代,则它立即面临“死亡”的威胁。在“新经济”下,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异常激烈。一个新兴企业,昨日还是明星,今日很可能就被淘汰出局。美国报载:2000年1―3月份,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新上市的企业有176家,然而,新下市的企业也有173家。截止到1999年底,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连续三年来,新下市的企业数超过了新上市的企业数。近三年来,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下市企业为727家,使下市企业总数达到4829家。企业间的竞争方式,不仅是打价格战,而更重要的是打创新战、速度战、质量战、服务战。
其次,人才的竞争空前加剧。新技术的创新浪潮,正如熊彼特当年所说,将造就出一批“企业家”。他说:“我们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他指出,在创新“蜂聚”时期,“新企业成群出现”,“企业家成群出现”(中译本,1999,第82―83,251,259页)。在这些“实现新组合的人们”成群出现的过程中,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一些新的创业者,或新企业中的骨干人员,是从原有企业中分离出来的。而新企业的成功,很可能导致原有企业的“灭亡”。在“新经济”下,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政府放宽了移民政策,从印度、中国、俄罗斯等大批引进人才,以充实其“人才库”。据报道:美国1999年签发的H-1B签证达11.5万,其中,印度占46%,中国大陆占10%。在加州“硅谷”工作的高科技人员中,33%以上是外国人。在美国计算机领域,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科技人员中,50%以上是外国人。
再次,国际市场的竞争空前加剧。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技术本身的特性来说,互联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