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4|回复: 0

2018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6: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本文探讨了上四川(含重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
关键词:四川 传统农业 畲田 斜坡挂地 水土流失
在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含重庆)地区,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农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技术改进跟不上增长速度,人们为满足迅速增长的生活需求,乱伐森林,滥耕土地,造成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进展、资源动植物减少、地区性小气候改变等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后果。这里着重讨论传统农业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一、传统农业的几种土地资源利用形式比较
(一)平原河川农业 这类地区很早就实现了水田化,大多由天然池泽、泻卤之地及部分原始森林改造而成,渠堰自然灌溉较为发达,普遍实行深耕、施肥、中耕等精细耕作,土壤肥力能得到补偿,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四川盆地西部是这类农业的典型地区。
(二)山田与梯田农业 这类农地多由盆地中、东部低山丘陵的山林垦辟或旱地改造而成,唐宋时代多系待雨而溉的"雷鸣田"。"雷鸣田"利用率不高,耕作较粗,土质较瘦,排水形式多是逐级下流,即南宋人范成大见到的"高田水入下田鸣"[1] ,通常是高田愈薄而下田愈厚,但整个看来,由于避免了大规模直接冲刷,水土流失也不是很严重。清代普及梯田之后,缩短了层级距离,有利于进一步增蓄水量,减少冲刷,加以人们用各种方式保水保土保肥(如糊田坎、泡冬田、施肥、深耕、田塍植树等),实行精耕细作,更把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梯土农业 这在旱地农业中算是比较先进的耕作方式了,主要出现于清代盆地中部丘陵地区,后亦向东部平行岭谷区发展。其特点是把斜坡挂地改成水平或接近水平状,便于播种、浇灌、施肥、中耕、收获,这种地的土壤因多系紫红色砂页岩风化而成,含砾高、土层薄、养分贫乏,易渗水,又不便深耕,难以修筑土埂,建成水田,较易为流水侵蚀。
(四)斜坡挂地农业 实际上也就是从古代的畲田(轮耕地)演变而来。畲田是三年一易,但到清代有的地方山林尽辟之后,已找不到或懒于开垦新地实行轮休,只好连年种下去,进行掠夺式耕作,既不能精耕细作,又不能保土保肥,一般在四、五年后,就显出石骨,成为濯濯童山,这是最坏的一种耕作方式,多出现在盆东平行岭谷区、盆周山区、川西南及川西地区。清人严如熤及德国人李希霍芬等都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李希霍芬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在四川考察时发现,川东长江沿岸盛行一时的鸦片种植,很少利用人工梯土,而是在斜坡挂地上顺势种植,他认为其原因盖出于节省的考虑[2] 。民国年间农业专家董时进入川考察,由三峡溯江而上,沿岸所见,有倾斜不下70~80°之山地,概经开垦,石岩之上,凡有一勺泥沙,亦无虚置,他的评价是:"惟此等山坡山崖,生产力既低,工作复困难,只适于造林放牧之用,在人口稀少生计较易之国土,决无人将其开辟。换言之,此种劣等耕地之普遍,实人口拥挤、生活艰窘、劳力时间无可利用之表征。"[3] 这里虽然指出了斜坡挂地本身的低劣性、普遍性,但没有提到斜坡挂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不够全面的。至于斜坡挂地盛行的原因,李、董二两人的观点并不矛盾。笔者曾撰文论证,在清代四川,1.9亩中等耕地是维持一个人生命和一般劳动的最低数,若是劣等耕地,自应大于此数[4] 。川东人口至清后期已渐拥挤,而限于崎岖地势,很难垦成中上等农地,实行精耕细作,故云"劳力时间无可利用",另一方面,因大面积开垦劣等斜坡挂地,人平耕作面积较大,劳力又显不足。后者在盆周、川西南、川西山区更为明显。
(五)畲田农业 畲田会不会导致水土流失,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988年笔者在云南进行少数传统农业考察时曾与腾冲、景洪等地农技干部、技术员及少数民族农民座谈,他们提到了傈僳、基诺、哈尼、布朗等族的刀耕火种,都一致认为这种原始粗放的耕作制度基本上不会导致水土流失,相反,倒是在汉族山地农业区出现了水土流失,这与我们考察所见相符。西双版纳州农牧局农业科刘泰仁同志透露了其中奥妙:"汉族农民放火烧荒后多用牛耕地,表面上是深耕,但伤了树根,丢荒后只能长草,不能复原成次生林。"回顾一下四川的情景,唐宋时代轰轰烈烈的以僚人为主体的畲田运动,持续了近500年左右,也只是到了南宋由于垦殖面积过大,才出现明显的水土流失,恐怕的确与当时"田仰畲刀少用牛"的原始耕作技术未损伤树根有关[5] 。而清代盆周山区以汉民为主体的山地农业,却已被较多地用上了牛耕和锄耕。如在盆地南部山区,乾隆(公元1736~1795年)、嘉庆(公元1796~1820年)时就有"牛盘岭背耕春雨,樵响峰头劚乱云;卖麝猎人獒作伴,开林獠妇火为耘"的牛耕畲田风光[6] 。又据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9反映,乾、嘉时大巴山一带已流入两湖、四川、安徽、两广、河南、贵州百姓,"山民伐林开荒,阴翳肥沃,一二年内,杂粮必倍;至四五年后,土既挖松,山又陡峻,夏秋骤雨,冲洗水痕条条,只存石骨,又须寻地垦种,原地停空,渐生草树,枯落成泥,或砍伐烧灰,方可复种"。看来确与云南情景相似,畲田经过牛耕或锄耕,树根一旦损伤,树木萌蘖不了,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二、早期的水土流失及其中断
判断四川历史上的水土流失,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已查阅过的大量史籍来看,像清代以来严如熤、邓锡侯等人那样直接论及水土流失情况的,确属凤毛麟角。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历史上川江的清浊变化来观察,因为小溪小河一旦遇雨,在正常情况下也容易变浑变浊,但要使浩浩长江变浑变浊,则非有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不可。而古人诗文中对川江水文的描述却是比较多的,足可弥补史籍之阙。
远的不说,就让我们从唐代看起吧。唐人观察长江最细的莫过于杜甫了,他在三峡一带一住就是4年(公元766~769年),留下了360多首"夔州诗"及出峡诗,对于三峡一带山川景物的描述可说是纤发毕尽,等于给我们建立了一座古代长江中游段的水文观察哨。笔者细细查过,诗中明确提到长江水清的有十几处,一年四季都有,而明确反映江水浑、黄、浊的连一句都没有,如下表:
表1 杜甫诗中有关长江中游水文的记述
地 点|题 目|句 子|季 节
忠州(今忠县)|《禹庙》|江声走白沙|秋
朐忍(今云阳)|《将晓》|落月去清波|秋冬
夔州(今奉节)|《客居》|苍涛郁飞翻|春夏
夔州(今奉节)|《寄常征君》|白水青山空复春|春
夔州(今奉节)|《移居夔州作》|江与放船清|春
夔州(今奉节)|《白帝城最高楼》|江清日抱鼋鼍游|不详
夔州(今奉节)|《雨》|雨含长江白|深秋久雨
夔州(今奉节)|《中宵》|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秋
夔州(今奉节)|《月》|断续巫山雨,新窥楚水清|春雨
夔州(今奉节)|《秋野》|远岸秋沙白|秋
夔州(今奉节)|《解闷》|浪翻沙黑雨飞初|秋
夔州(今奉节)|《闷》|卷帘惟白水|不详
夔州(今奉节)|《复阴》|江涛簸岸黄沙走|冬
夔州(今奉节)|《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秋
夔州(今奉节)|《甘园》|春日清江岸,千甘二顷园|春
江陵|《舟中出江陵南浦》|雨洗平沙净|不详
松滋(今县北)|《泊松滋江亭》|江湖深更白|不详
不详|《江边星月》|江浦向来澄|不详
这里只有两处有点问题。一是《解闷》的"沙黑"问题。尽管杜甫没说"江黑"、"江浑",实际上夏秋水涨之际,长江总是要带泥沙的,否则怎么会有沿岸的"白沙"?但这种江水裹挟的物质通常是从植被完好的山上冲下来的富含腐殖质的黑褐色泥沙,很容易澄清变白,它与水土流失形成的不易澄清的黄色、红色泥浆明显不同。另一处是《复阴》的黄沙问题,凑巧这首诗反映的只是冬天的景象,看来也不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