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0|回复: 0

2018从新方法分析预测中国经济走势看宏观调控措施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4: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22种指标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采用经过证明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给出非调控情况下中国人均GDP的未来两年发展趋势。根据自然走势,2008年人均GDP增长17.47,2009年人均GDP增长12.22,将出现经济过快增长,影响整体结构和发展质量。因此,宏观调控势在必行。文中给出了几项调控措施。
【关键词】经济预测 时间序列 科学发展观 人均GDP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Chiese economy according to 22 indicators. New forecasting methods are used to get the developng trend of per captia GDP in Chin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trend, per captia GDP in 2008 will be increased by 17.47%, and in 2009 by 12.22%. Over-quick increasement of economy will affect the macroeconomic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quality. Therefore, macroscopical control is indispensable. Some meatres are given.
Key words: Economy Forecast; Time Serie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er Capita GDP
引 言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29年经济发展的数量规律,预测经济走势,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事物的发展产生的信息是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形成往往是多项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时间序列的未来取值是可以预测的。当预测过高或过低时,应当根据指标的制约规律进行宏观调控。
《中国统计年鉴(2007)》[1]除了收录了全国2006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外,还汇总了改革开放29年的主要统计数据。《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对2007年的经济情况作了全面阐述。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解决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分析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入手。本文根据人均GDP等22项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发展变化规律,探索宏观调控的意义、策略,为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一、原始数据及其新型直观展示图
原始数据共22项指标,数据表横向和纵向分析起来很费劲,不易直观看出变化规律。现将这些指标绘制成笔者推出[3]的三种新型直观表图中的纵向比较直观图(图1)。对于这样指标太多、数据量太多的数据,普通的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扇形图等已无能为力。新型表图在每个格子内换成椭圆表示数据的相对大小,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每一栏指标最小的仅为直线(理论上应该是空白,为可视效果绘成直线),最大的为满格椭圆。这种图也存在缺点,同一栏目椭圆面积只能粗略反映大小,没有严格的倍数关系。这是因为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的处理,原始数据的绝对数量关系已经改变。
图1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历年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直观图
由图1可以看出,22项指标中,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规则波动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倒漏斗形向上减小外,其余指标全部呈倒宝塔形串珠排列,表示逐年的递增,整体尚未显现出周期性波动。
从每个串珠的上下变化速度看,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协调的,但各个指标(或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差异。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早期增大速度最快,表明货物的流通走在各项事业的前列;改革开放伊始,人气激活较快。第一产业产值早期增长也较快,粮食产量增加迅速,导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加较快。这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出重大作用,农民先得到实惠。但是,由于耕地所限和农作物的自然规律,80年代后期开始,第一产业处于缓慢增长(有时甚至停顿)的状态。外汇储备早期增长最慢,甚至有波动,近年来急剧增加。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启动较晚,新世纪开始猛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历了3起两落,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中期出现两次高峰,目前正处在上升过程中。原油产量较早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并且稳步增长。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早期较慢,后期迅速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改革开放开始时处于高位,且逐渐增大,至1987年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小至今。
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29年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常的道路。我们通过Q型聚类试探一下各年份间经济特征的相似性,29年的谱系图见图2,相似性的度量指标采用相似系数。
出乎意料之外,谱系图中年份竟然按顺序排列,没有打乱!Q型聚类是把特征相近的样本聚为一类,原来预计年份排列不应当维持原来次序,现在年份仍按原来顺序。这表明一个重要特征,即我国经济的发展每一个时期(相邻年份)有其相应的特点,特点的变化时渐进的,暂时还没有出现周期。如果出现周期,相隔一个或多个周期的年份数据必然因其相似性而聚为一类。从直观图示(图1)上也看出,大部分指标都呈现渐增趋势,不存在周期性变化。
图2各年份经济特征相似性Q型聚类谱系图和最优分割界线
在相似系数0.805左右的水平上,整个29年聚为一类,可见各年的经济特点都很相似。在0.93左右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以1995年底为界。在0.98左右的水平上,可以分为4类,以此可以划分阶段。而权威的时间序列分段,应该是多元有序数据最优分割方法。这种分割能够找出有序样本中明显的界线,分割出多个组(阶段)。分割的原理是用数学方法,使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组间离差平方和最大,保证一组内有相似的特征,不同组的特征差异大。我们进行最优4分割(软件编制和计算过程从略),找出了3条界线,在图2上分别标注为I、II和III。很吻合,这些界线都在聚类分析的分类界线上。
根据Q型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的结果,我们可以把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分为两个时期4个阶段。以1995年底(I界线)为界,把29年分为两个时期。这种分界与1995年国家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当时的结构调整相吻合。1996年政策开始显现出作用,第二时期开始。两个时期中又各包括两类,以此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时期的特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高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两次上扬,波动较大;第一产业受到“文革”破坏后,上升空间大,增长速度快,粮食产量迅速膨胀;进出口、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都处于发展缓慢的较低水平;原煤、原油产量增速较快。这一时期包括两个阶段,1978—1987年为第一阶段,1988—1995年为第二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