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京沪穗零售业发展比较研究
返回列表
查看:
245
|
回复:
0
2018京沪穗零售业发展比较研究
[复制链接]
3017643
3017643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3: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在我国零售业快速发展中均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从发展规模、零售业态、连锁经营发展程度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三个城市零售业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种比较探寻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动向。
关键词: 零售业 业态 连锁经营 比较研究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和广州分别是我国最发达的两个经济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城市。这三个城市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都拥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在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中,无论从规模和水平来看,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它们在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中,既各有千秋,又表现出不少共同特点。本文试图从零售业发展规模、零售业态发展状况、连锁经营发展程度等方面,对三个城市零售业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这种比较,总结它们在零售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探寻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动向。
京沪穗零售业发展规模比较研究
本部分对京沪穗零售业发展规模的比较研究,选取了如下三方面的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及商品销售总额、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有关指标。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从总量看,2005年上海、北京两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2900亿元,上海以2973亿元位居第一,北京次之,达到2902亿元,与上海、北京两个特大城市相比,广州的消费品零售规模相对较低,2005年也达到了1898.7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三个城市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幅均超过了10%,广州以13.2%的增幅排名第一,上海和北京的增幅分别为11.9%和10.5%。如果计算“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北京和广州均超过了11%,而上海也接近10%,“十五”期间三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得到较快发展(见图1)。
(二)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及商品销售总额比较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截止到2004年年末,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城市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46.6万人、83.2万人和52万人,三个城市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差距较大,上海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相当于北京的1.76倍,而北京又相当于广州的1.6倍。从零售业从业人数来看,上海以50.3万人居第一,北京以41.1万人排第二,广州则以28万人列第三。
从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来看,2004年,上海的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254.8亿元,居三个城市之首,其中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538.2亿元,占本市全部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22.6%;北京的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722.6亿元,在三个城市中名列第二,其中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26.3亿元,占本市全部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18.9%;与两个直辖市相比,广州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规模相对较低,2004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720.3亿元。
从上述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和商品销售总额的比较可以看出,上海的商业发展规模居于三个城市之首,处于领先地位,北京次之,广州位列第三。
(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比较
以下根据《中国连锁零售业统计年鉴2006》发布的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有关指标,对比分析三个城市零售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从门店数来看,2005年,上海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拥有的门店数已达到14790个,远远高于广州的7239个、北京的4898个,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5,在门店规模上居于领先地位。在从业人数方面,到2004年年末,上海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从业人数已接近20万人,占本市零售业从业人数比重接近40%;同一年,北京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占本市零售业从业人数比重超过25%;而广州这一人数和比重分别为6.4万人和22.9%,
规模和比重在三个城市中相对较低。从商品销售规模来看,2005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上海实现1645.6亿元,北京和广州分别实现1035.6亿元、1004.6亿元。
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规模排序,上海居第一,北京次之,广州排第三。
京沪穗零售业态发展比较研究
新的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 (GB/T18106-2004)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这一零售业态分类标准,零售业被划分为17种业态。目前,这17种业态在我国均已出现。本部分主要选取新型业态中的便利店作为研究对象,对这种业态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寻。
(一)北京便利店业态发展现状
北京便利店作为一个独立的业态,已经经历了6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这一新型业态在北京正处于由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前期的转型阶段。
据有关统计显示,2005年北京便利店的零售额仅占连锁零售额的1.33%,门店数仅有494家,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座城市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就具备了便利店发展的基础;当人均 GDP 达到 6000 美元,便利店将得到充分发展。根据规划,北京市力争在 2008 年使人均 GDP指标突破 6000美元。但是从目前来看,北京的便利店普遍经营情况不理想。有调查指出,北京便利店只有很小的一部分靠规模数量实现盈利,多数是在亏本运营。之所以在目前亏损的情况下仍继续经营,多数便利店连锁企业考虑的都是长远的商业利益。上海快客便利连锁店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在京便利店几乎都在亏损,面对现状,快客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网点的丰富,形成规模优势,继而逐步实现盈利。北京便利店目前经营上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方面是定位不准、缺乏特色。便利店自身的优势是能让顾客更方便快捷地选择所需商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但是,目前北京许多便利店都是按照超市的模式在经营,经营品种的同质化程度严重,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化服务,便利店应具备的业态优势没能得到发挥。
(二)上海便利店业态发展现状
上海是全国最先引进便利店的城市,自 1993年3月上海出现第一家便利店后,这种现代零售业态在上海发展迅猛。2005年,上海便利店网点数量已达到5528个,实现销售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上海便利店的发展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2005年100门店以上连锁便利店统计中,全国拥有门店数超过100个的便利店企业共有18家,其中上海就占到6家,比重高达1/3。而且,上海的联华快客便利、可的便利、好德便利拥有门店数均超过了1000家,在门店数统计中分列前三名。
不只是门店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便利店企业在销售额上同样领先。在2005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连锁便利店统计表中(见表1),全国共有5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上海就占到3家,比重达到60%。
值得注意的是,规模数量的扩大已不是上海便利店发展的全部内容,经历前几年激烈竞争和“跑马圈地”后,2005年上海便利店的发展进入了调整创新期,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扩张,竞争日趋理性。这种转变突出表现在日益追求便利店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经营上。在2005年举办的便利店国际竞争能力提升高峰论坛上,上海便利店业界的多位老总一致认为,寻求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经营,是未来上海便利店发展的方向。差异化经营不仅是便利店要与其他业态有差异,始终坚持自己“便利第一”的行业特色,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各便利店之间的差异。便利店注重发掘自身特色,树立自有品牌,以实现包括目标消费群、商品品种和服务在内的差异化竞争,通过这种更为理性的竞争在市场上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近年来上海便利店频频改头换脸,实际上就是这种经营理念与经营思路的体现。比如快客,在短短的 3 年内将其全市 1700 多家门店的形象改变了 2 次,从最初蓝底黄字的联华便利,到后来的三色条纹快客,再到现在的太阳型,对于这种改变,快客便利的解释是为了突出品牌形象,用现在的形象代表企业日夜为消费者服务的信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便利店在不断改进中逐步趋于成熟,在全国各大城市便利店业态的发展中表现最为突出,其在发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三)广州便利店业态发展现状
据广州市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2005年全市连锁企业的门店数超过1.25万个,其中便利店占2.48%,拥有门店数311个。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便利店的数量较少。另一个突出特点,广州便利店基本上被外资和外来企业所包揽。但店铺资源稀缺,租金高企等原因令便利店发展受阻。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7-Eleven在广州的店铺数量最多,也只有150家左右。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有关人士曾表示,总体来看,现在广州各家连锁便利店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总体盈利的规模。
尽管广州便利店总数不多,但由于各品牌喜欢“扎堆”经营,导致便利店数量尚未达到盈利规模而使得恶性竞争提前到来。在广州不少社区、街道、楼盘可以发现,相隔不足百米远的距离就有多家便利店,而一些地方同一品牌的便利店相距也不过二三十米,更有甚者,还紧挨在门旁开店。
除了“扎堆”经营,定位不清、缺乏创新也是广州便利店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便利店与超市业务重叠,许多便利店其实就是超市、商场的缩小版,另一方面各便利店商品种类趋同,服务差别不大,便利店之间的差异化并不明显。目前,广州便利店主要分为三个“派别”:一是以食品经营占主要的,如7-Eleven、OK、喜市多等,多选择人流密集的地方;另一种为日用品和食品各占一半的,如快客、可的等,多设店在二三级马路及社区;还有就是一些非主流的小型连锁便利店,定位低端,靠出售廉价商品勉强生存。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