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3|回复: 0

2018中国基尼系数的未来走势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2: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和谐社会的经济标准应该考虑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对于一个社会而言,人均GDP衡量经济效率,而基尼系数反映 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均GDP不断提高,基尼系数也迅速走高并升至高位,即目前中 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已有所呈现,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中国基尼系数的未来走势为:尽管政府已开 始采取措施以努力降低基尼系数,但基尼系数仍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保持在高位水平,估计约在2015年以后才会开 始缓慢地下降。
  [关键词] 和谐社会;收入分配;人均GDP;基尼系数;未来走势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从人均收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时期,这个国家会进入矛盾凸显期。对于各种社会矛盾,若处理得好,经济就能顺利地度过这一关键的发展阶段,进入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若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
  目前,在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中,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国际上通常用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这一指标来定量测定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经济含义为: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百分比,可知基尼系数的实际值介于0-1之间,且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异程度越大。 现在经济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无论官方或非官方)大多都认为中国基尼系数已到高位,这表示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已到了不能再置之不理的程度。所幸的是这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采取措施以努力降低中国基尼系数(即努力降低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那么中国基尼系数的未来走势如何?它能够在短期内明显下降吗?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初步分析。
  
  二、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均GDP 的不断提高,基尼系数也迅速走高,这并不奇怪。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1984年就指出:中国将来也会像其他国家那样, 在从低收入转入中等收人的过程中,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会加剧。这一情况可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来说明。
  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原名inverted Ucurve,它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在1955年提出来的反映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 该曲线表明了收入差距变动的长期基本规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在其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在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会趋于恶化(即人均GDP与基尼系数有正相关的关系),但随着经济继续发展,当人均收入上升到中等水平以后,收入分配状况会逐步改善(即这时人均GDP与基尼系数又有负相关的关系), 最后会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即基尼系数下降并回到合理的水平)。若用几何方法来说明,就是随着一国人均GDP的增长,该国基尼系数的长期变化轨迹呈倒U形状,如图1所示。
 
  图1中,以人均收入(人均GDP)为横坐标,以收入差异(基尼系数)为纵坐标,在人均收入较低时,随着人均收入增加,收入差距便会逐渐增大(基尼系数上升);当差异达到临界最大值之后,再随着人均收入增长,则收入差异逐渐下降(基尼系数下降)。所以,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一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该国基尼系数的整个变化过程呈现倒U型曲线的特征,该曲线揭示了人均收入与社会收入分配之间内在的基本规律,也显示了人均收入给社会分配机制带来的内在冲击与影响。
  库兹涅茨本人以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得出发达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即随着人均收入增加,基尼系数先上升后下降)。同时,他又横向对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收入分配情况,发现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优于发展中国家,这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是对应的,也恰好符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三、中国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及其分析
  
  要了解中国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大致情况,就需要了解在这一时期中国人均GDP和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在1980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和基尼系数的数据显示在下表中。
  虽然表中数据的时间间隔为5年, 但也清楚地显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的增长趋势(以美元表示的中国人均GDP在1985年略低于1980年,是由于当时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过快造成的)。与此同时,中国基尼系数也不断走高并在2005年达到0.47, 可知在这一时期两者确实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当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程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基本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2006和2007两年的中国基尼系数都略高于0.47,可知中国基尼系数现已逼近0.5了,若再任其发展,中国的收入分配就将进入差距悬殊的阶段。 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已对此高度重视, 并开始采取措施以努力降低基尼系数, 那么基尼系数能够在短期内明显下降吗? 根据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上升到最高点后才开始下降,且各国基尼系数的最高点不同,下降速度也不同。根据以往国际经验,基尼系数的最高点对应人均GDP约为3000美元,这时还要同时参考另一重要指标, 对应的农业人口比例应接近30%。下面分别讨论中国的这两个指标。
  首先,讨论中国人均GDP。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5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而2006年已达到了2042美元, 但与3000美元尚有较大差距, 这表明中国还处在其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左侧。也就是说, 若对中国基尼系数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它还会继续上升。那么中国人均GDP何时才能上升到约3000美元的水平呢? 十七大报告已正式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为此,政府宣布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平均年增长率不低于5%,并表示这是有把握实现的。据此推算,中国人均GDP在2015年左右才能上升到约3000美元的水平。换言之, 从2006年至2015年这9年内,随着中国人均GDP继续上升,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国基尼系数还会继续攀升,并很有可能超过0.6。
  其次,再看中国农业人口比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980年中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80.61%,到2005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7.00%。这表明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用25年时间将中国农业人口比例降低了约24%,这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2005年中国农业人口比例为57.00%,与30%的水平相差还很大。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中,不可否认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即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速度)明显高于其在20世纪最后20年内的速度。所以可以断言,中国农业人口比例在2005年的基础上肯定能继续下降到接近30%,并且不需要用25年,不过即使做最乐观的估计,至少也需要10年时间。所以,根据中国农业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类似推测:在2005年至2015这10年内,随着中国农业人口比例继续下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基尼系数仍会继续上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