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0|回复: 0

2018对当前价格形势的分析和建议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1: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当前价格形势有三个特征:以食品为主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全球性通胀影响大;上游产品向下游产品传导累积效应加大,速度加快。价格上涨过快有国外、国内双重因素。控制价格过快上涨应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多种手段治理。
  关键词:价格 通货膨胀 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国际原材料和食品价格走高、国内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外需减少等风险。尤其是2008年来价格上涨过快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两防”方针,需要我们认清价格形势,分析价格上涨特征、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的价格形势和主要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一季度我国价格总水平延续了2007年的走势,继续高位运行。受到上年惯性因素和低温冰雪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升高,一季度达8%,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指数上涨6.9%。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控制物价上涨和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稳定和解决物价问题的决心。
  我们认为,这轮价格上涨与以往相比,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以食品为主的结构性特征明显。一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二,全球性通胀影响大。与以往价格上涨不同,这次价格上涨是在我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受到国际原油、大豆、小麦、铁矿石等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价格上涨过猛的影响,输日性通胀的特征明显。据专家分析,200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很高,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45%、铁矿石、氧化铝分别达到41%、43%,彩电、DVD更高达64%、87%。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60%,为十年来最高涨幅;铁矿石2008年又上涨65%。国际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价格过快上涨,抬高了进口成本,必然传导到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第三,上游产业产品涨价向下游产业传导的累计效应加大、速度加快。从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指数由2007年小幅上涨变为2008年加速上涨的趋势就可看出,上游产品涨价过猛已经超过了中游产业企业消化的能力,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
  
  二、价格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
  
  纵观“两防”提出的背景,无论经济由偏快转化为过热,还是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需求过旺而引起的。经济过热本身就是总需求过旺,必然导致价格上涨过快引发通胀。这轮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原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性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从短期因素看,一是国际价格传导作用突出。2008年一季度,国际市场上原油价过百、金价破千,粮食、食用油、铁矿石价格明显上涨,对国内市场相关领域价格影响明显,在全球大市场大流通的环境下,我国相关领域价格必然受到波及。二是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高于预期。南方大面积持续冰雪灾害,加剧了国内畜禽、油料等农产品供应偏紧的形势,推动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食品价格涨幅明显高于预期。而农副产品价格又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上下游关联产品多,带动和示范效应较大。三是宏观环境对价格上涨推波助澜。有些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社会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增强,对物价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长期因素看,一是近两年来,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银行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贸易顺差过大“三过”问题尚未得到缓解,再加上国际投机炒作、美元贬值等国际背景,为此轮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二是劳动力、房租、利率、环保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加大了企业产品涨价的压力。三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一方面带动资源性产品和农副产品需求显著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仍然过度依赖自然气候条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比较效应差等特征,资本要素流入少,反过来又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且伴随着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引发的供求结构失衡,都对价格上涨带来明显的推动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