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2|回复: 0

2018浅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09: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好”和“快”次序的变化,蕴涵了深刻的意义,它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反思中国多年“又快又好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在十多年的“又快又好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增长方式却是粗放型的。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合理消费。
  [关键词]“又好又快”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
  [作者简介]王洪梅,德州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硕士,山东德州253023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52-04
  
  一、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2006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当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2007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强调了“六个必须”,第一条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次序的变化,蕴涵了深刻的意义,它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也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结大全 http:///html/zongjie/
  自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说法,十多年来几乎约定俗成,“快”总在“好”之前。自2005年以来,“又快又好发展”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热门话题。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六条重大原则中,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被列在第一条。这条原则的具体要求是,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06年的经济工作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6年1月10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所谓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此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成为热门话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快代好”和“快而不好”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在十多年“又快又好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迅猛,从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老百姓也从“又快又好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中国经济发展在“快”的同时,也为多年来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付出了代价,“有水皆污”、“逢雨必酸”、“企业偷排废水”等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求,到2010年,在GDP年均增长7.5%的同时,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快速增长已不是难点,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就有了“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由重视速度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作文 http:///zuowen/
  “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是反思中国多年“又快又好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的必然要求,为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加快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投入、高消耗。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煤耗高出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按国际可比的支出法核算,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最少的1980年为34.9%,最高的2003年达42.7%,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可见,我国的高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完成的。
  
  (二)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导致高排放和高污染。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2003年,我国工业和生活用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二。目前,我国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0亿吨。我国污染也出现了新特点,由原来的工业污染发展为工业、生活污染,污染范围由点状污染发展为区域污染,污染区从大城市向小城市逐渐向农村转移,并出现由东向西转移的趋势。2005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我国位居133位。低产值、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以上这些数字说明,我国资源对于支撑“粗放型”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过度使用和掠夺性经营已经导致了环境的严重破坏,增加了未来对环境治理需花费的巨大成本。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文 http:///zuowen/

  
  (三)经济结构失衡。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还是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重大生产力布局,都存在不合理、不协调的问题,特别是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十分突出。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东西部地区差距还在继续拉大;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四)难循环。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