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7|回复: 0

2018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发展方向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08: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发展方向研究
引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发展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是其和特定的条件是产生,带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国的经济发展走过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下的经济体制及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的要素是: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分配方式、经济增长、主体行业和调控方法。在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会对要素进行不短的改变,迎合国家的发展需要。本文将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探索未来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
  1.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1.1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方面经济都比较弱,在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后,1949-1952进入了经济恢复时期,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学习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优先开始发展重工业。逐步形成了计划经济特征、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到了1978年,在全民经济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计划的方式,对现阶段的资源进行了有利的配置。(《中国统计年鉴1985》)
  计划经济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生产资料的集中管理,二价格的集中管理三基本建设大部分由国家统一管理。由于国家的资本不够,所以为了解决工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进行农业、工业的利润转移,国家需要通过降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提高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中国统计年鉴1981》)
  在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们的生产要素不断的增长而我国的消费率不断降低,说明了我国的快速工业化是通过抑制消费实现的。
  在三五计划到五五即使时间,我国的主要工作重心在重工业,国家将近一半的建设投资都集中在了重工业,通过这些年的奋斗,我国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
  1.2改革下的经济体制
  这段期间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国家在不断地进行制度的改革,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此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在城市中,改革的重心环节是增加企业的活力。国家通过将政企分开,简化政放开权利,实现多种所有制度并存,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这系列的举措,使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的知道,减少计划的范围,逐渐的向市场配置资源靠拢。
  经济发展主体上,我们改变了之前单一的公有制主体,形成了一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虽然公有制经济依旧是主导地位,但是较以前而言,整体的比重正在逐步下降。
  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国家已经不是绝对的计划经济,而是将资源配置手段逐渐归还到市场的调控中。一些基础建设虽然整体还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但是企业自己筹划资金,对于外资的利用以及国内贷款也开始逐步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商品价格由国家的单一制定迈向了指令计划定价、指导计划定价和市场调节定价三种。截止1992年,在社会的零售产品中,政府的定价产品在整体下降,而市场的调节产品正在逐步上升。(《中国物价年鉴》)
  经济体制的改变,使得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资本的增长,中国不再将农业部门作为资本积累从而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来源。资本已经不再是缺少的生产要素。(《中国统计年鉴1994》)
  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关注农民的消费问题。为了通过消费来提升经济增长,国家开始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提高员工工工资、发放一些补贴来协调调整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在实施这一措施后,我国的消费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在经济改革时期,农业和轻工业由于消费得到政府的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因为对轻工业有了政策支持,使得轻工业需要的原料、燃料、电力、基础建设、银行贷款有了支持,从而减少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品的稀缺。但是改革的力度问题,当前的改革只是改变了影响当时经济发展的障碍,整体的产业格局只是被迫进行的调整,所以轻工业没有形成主导产业。
  在经济改革期间,整体的收入由原来的按劳分配改变为按劳分配为主题,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改变了以前只重视国家的利益,忽视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增加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联系及调配。
  1.3市场经济时期
  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国家提出了我国经济体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了新阶段。在此期间,努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自从1992后,整体的国有企业的工业产值在下降,而非国有企业的整体产值在逐步上升,且发展速度要快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而非国有企业的狗狗也产值在不断上升。其中股份制企业和外资投资在的非国有经济成分中发展速度最快。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逐渐形成。(《中国统计年鉴2004》)
  2.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2.1市场对资源调控的作用减弱
  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可以在配置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在中国发展中却显示除了市场调控作用的减弱,计划作用的增强。举个例子,我们从国外进口的原油一直上涨,涨幅较大而国内的油未有较大涨幅,国家对于成品油给予了经济补贴,这样国内的企业没有感受到成本上升的压力,继续进行加大出口,这样实际等于国家在补贴国外企业。市场职能不能完善使得国际油价下跌,国内下调油价又较迟,从而损害到了消费者的利益。
  2.2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较大
  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投资有着直接的关系,数据显示,投资数据增大,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加快。但是现在我国经济中投资于消费的比例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社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要高于社会消费的增速。这样使得投资需求对的经济增长的拉动要大于消费对已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如果这样的情况,势必影响到国内的国民经济。这样会使得经济增长需要外力的推动,降低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2.3经济增长消耗大量资源
  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消费了大量的资源,我们的国家的经济增长是通过牺牲大量的能源来实现的,按照这样的进度下去,我们实现我国的经济科持续的发展。
  3.结束语
  在一定的时期内,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现有的国内国际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策略,现在世界面临经济危机,各国都在进行贸易保护,如果单纯进行出口的方式推动经济,就会加大于各国的贸易摩擦,此外,中国的是个资源稀缺的国际,长期的出口导向会耗尽国内的资源,这样国家未来的发展就会缺乏资源的支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