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4|回复: 0

2018当前中国经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性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08: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中国经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性研究
一、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来源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政府支出来调节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措施,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当时在西方社会居于主导的古典经济学倡导自由放任的政策,认为市场自发调节经济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既不能运用古典经济理论进行解释,也不能运用古典经济学提出具体的经济政策来解决这场史不前例的大危机。于是,一些经济学者通过对现实经济的密切观察与思考,开始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反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在他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从边际消费递减、资本边际投资率递减与流动偏好等经济现实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不可避免会出现总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使经济重回充分就业的办法就是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他认为在经济处于极度萧条时,私营企业家投资信心不降,通过降低利率和扩大信贷等扩张性经济政策提高私人投资的力度有限,而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增长公共产品供给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更能增加经济总需求,使经济重回充分就业。
  二、西方实施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效果
  面对西方严峻的经济形式,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为一些不知所措的西方国家提供了良方,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实行了有名的罗斯福新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增加国营经济成分,扩大公共支出,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质就是后来凯恩斯提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新政的实施使美国在西方世界率先摆脱了经济萧条,经济重新恢复增长。二战后,凯恩斯主义迅速在西方社会兴起并席卷全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淡化传统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转而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也使得西方国家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黄金增长时期,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凯恩斯学说在解决这一经济问题时面临二难选择,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开始重拾辉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金融创新引起的金融跨国流动越来越迅猛,一国的经济政策无法消除国外资本流动的影响,这些都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国家并没有完全放弃凯恩斯主义,经过西方经济学者改良的新凯恩斯主义正是凯恩斯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这一理论当前在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具有重要影响。2008年一场迅速蔓延至全球的经济危机之所以能够被迅速治理,正是主要大国采取凯恩斯主义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结果。
  三、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走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从1981到2011年,中国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但2012年以后,中国GDP增速开始逐年下滑,2015年增速只有6.9%,25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首次低于7%。据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2016一季度GDP同比仅增长6.7%。社会上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总量已经相当庞大,不可能在保持9%以上的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当前是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GDP还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近年来,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在多个场合经常讲,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具有先天的后发优势,类比日本、韩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规律,他认为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和人均收入差距至少还能使中国经济以8%以上的增长速度维持20年,这说明中国经济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当前中国经济并没有达到潜在增长水平,而是处于周期性衰退阶段。因此,政府当前完全有必要采用凯恩斯的财政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回到潜在增长水平。
  四、当前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分析
  在这一轮经济下滑周期中,我国政府并没有像2008年一样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但从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当前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比2008年更具有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危机范围不一样。2008年源于美国的一场次贷危机迅速蔓延成一场世界性的大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严重影响,中国一些私人资本出于规避风险迅速撤离实体经济,但资本跨国转移的趋势不明显,因为主要国家经济形势都不好,2009年中期以后,全球经济形势回暖,这些资本大部分又重回到原有渠道,尽管经济因为资本剧烈流动增加了短期不稳定性,但从长期看,资本并没有从中国外流,也就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但本轮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其它一些发达国家经济表现稳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中国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一些东盟国家以及印度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在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不明朗的前景下,一部分私人资本和外资流向这些国家,从而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2)对经济预期的影响不同,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迅速采用了强有力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显示了政府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心,这给国内民众和企业都增强了信心。政府出台的四万亿投资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了成倍增加了GDP,直接带动了基建、钢铁、建材等一批行业发展,稳定了这些行业的就业;并且这一大规模刺激政策给私人经济发展增强信心,形成经济快速回暖的良性预期。(3)经济下滑时期不同。始于2008年初的经济危机持续到2009年中期时,西方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以及中国都已经摆脱危机,持续时间不长,但本轮中国经济下滑周期从2012年算起,已经持续4年时间,并且当前正处于继续下滑中,仍然看不出有回暖有迹象,特别是今年以来,一些知名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国际投资大师唱空中国,给中国经济增长更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促进经济结构性调整,供给侧改革等措施,笔者认为,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应该以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用增加政府支出的办法来弥补私人投入的不足,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人们以稳定经济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