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返回列表
查看:
309
|
回复:
0
2018“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复制链接]
4443823
4443823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08: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是由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来的,旨在实现中国和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其影响范围广阔,涉及亚欧非三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40多亿人口。一带一路不仅会加强中国和沿线各国的经济融合进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而且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1.过剩产能的优化解决方案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一带一路将为中国提供化解过剩资本和产能的重要机遇,为房地产、钢铁、水泥、建材等诸多领域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直接去产能相比,一带一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除了直接去产能(停工、减产、处置僵尸企业)和行业内部的整合(诸如中国南车和北车于2014年底合并为中国中车;宝钢和武钢于2016年筹划重组等),提供了过剩产能的更为优化的解决方案,即对过剩产能进行疏导,走国际产能合作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发达国家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例如美国、欧洲和日本。随着劳动力成本提升,中国在低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渐失。一些在中国积累了过剩产能的行业,在沿线的很多欠发达国家还远未达到饱和,需求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助推国际产能合作,其核心不是简单的商品贸易和产品,而是产业输出和能力输出[1]。例如,中国的装备制造体量巨大,机床、船舶、高铁和发电设备等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充分发挥中国的装备制造能力以及运营管理能力,从而培养新兴的、更加广阔的市场。
2.拉动GDP增长和国内就业
从宏观层面讲,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宏大的战略,可以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能。仅以对外投资为出发点,在2015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共投资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2]。而对外投资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有研究运用 Leontief 需求拉动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电气供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属冶炼、电器制造、运输设备等各个行业都会使中国经济受到明显的拉动效应,对国内就业亦产生托底拉动效应[3],从而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从微观层面讲,原材料生产商、项目施工方、管理方、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全面盘活。中国企业不仅涉及项目的施工和建设,也更多地参与到了日后的运营;大型的央企、国企和中小型的民营企业都能够参与其中。微观主体在国际化生产和运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企业治理等方面都将积累宝贵的经验。
3.构造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一带一路会很大程度上改善沿线国家当地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沿线居民生活水平。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资深记者、专栏作家苏尔坦哈里(Sulan M. Hali)告诉笔者,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46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将会造福巴基斯坦民众,尤其会造福贫困且动荡的俾路支省。这样一来,很多巴基斯坦的国内问题诸如贫困、恐怖主义、就业状况都会大幅度得到改善。
然而,在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的同时,一带一路不仅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富裕,更大的意义在于建设有利于构造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国在很多方面敢为天下先,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冲破了传统国际金融机构对于发展中国家项目评级以及授信额度的限制,中国的企业输出并且不断优化技术、商务以及制度优势。一带一路是一个平台,为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力资本、管理经验等软实力建设方面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并且主导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对冲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针对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提升中国形象和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风险和应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风险较高。总体说来,这些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个方面。外部风险包括一些沿线国家局势动荡、政权交迭、恐怖活动盛行和营商环境欠佳,但这些不是本文的讨论重点。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加强中国政府以及企业的内功,充分识别风险、加强风险管控水平和自身能力建设,从而能够从容应对这些风险。
1.投资风险行业集中度过高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主要集中于能源和矿产领域。20052014年仅伊朗和菲律宾两国投资风险涉案金额就达316.4亿美元,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案例总数的56%;且在20052014年间,中资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案例中,能源及金属案例数占比78.8%,两个行业的金额占比更是达到了87.1%[4]。可以理解,在一带一路战略实行早期,能源和金属行业会一直是海外投资的热点,随后金融业、房地产、高科技等行业才会跟进。这就要求中资企业对投资目的地国家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加强政策沟通,避免简单地将过剩产能转移到国外,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要逐步降低行业集中度,提高本地化运营能力。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