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中国经济下半年如何突围
返回列表
查看:
322
|
回复:
0
2018中国经济下半年如何突围
[复制链接]
821224
821224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08: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下半年如何突围
去年底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周期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即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以往以年度为周期波动,如今缩短到以季度甚至月度为单位波动。 例如今年一季度,在稳增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同期贷款与社会融资总量创单季新高,房地产投资与基建投资曾一度带动3月中国经济数据强劲反弹。 然而,经济企稳态势并未持续,伴随着宽松政策转向适度,4月、5月主要经济指标又出现下滑,民间投资数据降至历史新低。5月新增信贷虽然接近万亿超出预期,但主要体现在住房贷款的大增,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较低迷,且债券融资大幅下滑,凸显在去产能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导致经济短期波动较大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经济运行风险增加。如去产能不可避免地对短期增长造成冲击,国企债务违约现象出现也加大了金融风险;二是宏观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如一季度货币政策曾相当宽松,短期内带动经济指标向好,但出于对早前四万亿经济刺激后遗症的反思与对大水漫灌政策的担忧,宽松政策持续时间缩短;5月前三周信贷收紧以及最后一周放量增长便可佐证;三是海外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例如,虽然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暂缓加息,但主要考虑到英国脱欧公投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不佳表现。海外金融动荡加剧,也成为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点。 展望下半年,上述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新常态经济潜在增速下降,通胀压力不大的背景下,政策整体上会保持适度宽松,预计房地产与基建投资仍是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整体经济有望保持在6.5%左右波动,且短期内经济走势反复波动的可能性加大。 海外经济动荡,特别是美联储加息路径选择、英国脱欧公投等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以及债务市场违约,是值得警惕的两大金融风险。笔者对下半年经济运行也不乏期待,如果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国企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对于摆脱政策依赖,助力结构性调整以及重塑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均是利好。
经济周期越来越短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运行出现新的明显特征: 一是周期在变短,从早前几年、几个季度一个周期,到如今的按月度频率变化的局面,如近几个月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等主要经济数据呈现的景象,1月-2月数据低迷,3月数据积极向好,4月便有又头向下,改变了市场一度乐观的情绪,5月甚至更差,显示经济运行的波动率增强。 二是经济波动的幅度在收窄,如去年一季度至今五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7%、6.9%、6.8%、6.7%,整体呈现阶梯下行态势。预计下半年这种整体稳步下行,单月存在波动的经济运行态势仍会持续,预计下半年GDP或在6.5%左右波动,全年GDP约为6.6%。 上半年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受去产能压力的影响,制造业投资仍处于下行状态,民间投资更是不容乐观。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在上半年受到销售大幅回暖的带动表现不俗,但5月以来,由于前期一线城市房地产上涨过快,引发资产泡沫担忧,政策有所收紧,在此背景下,房地产销售与投资数据出现高位下行,下半年能否继续支持经济存在疑问。 基础设施投资是上半年支持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主要因素,主要受益于前期项目审批加快以及政府投资支出的加大。伴随着十三五投资项目相继落地,以及未来对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加大,如根据最新《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有关交通设施项目总投资或将达到4.7万亿元,预计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成为支持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去产能的压力下,制造业投资在上半年降至新低。考虑到未来三年处置345家僵尸企业,用两年压缩煤炭和钢铁10%产能等任务的落地执行,制造业投资短期来看仍将处于下降区间。此外,去产能的艰难调整在民间投资与东北投资数据的大幅下滑中也可见一斑。今年1月-5月民间投资增长3.9%,而东北地区投资下降30%,均是拖累投资下滑的主要因素。
政策不确定性增强 当前宏观政策任务较重,一方面需要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以防止经济跌破6.5%的目标,起到稳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四万亿大规模经济刺激的教训,防止大水漫灌而造成的后遗症。上半年货币政策单月变化幅度较大,也能说明宽松政策的矛盾心态。 例如,一季度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创下季度新高,而到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与社会融资规模大降超过60%。5月人民币贷款超预期增加近万亿,比4月增加一倍,但主要体现在前三周信贷收紧,最后一周放量大增也凸显了政策的矛盾。同时,信贷投放主要以居民住房贷款居多,中长期非金融企业贷款较低,显示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另外,债券发行下降也与前期债券市场风险上升,利率走高有关,显示企业融资环境恶化。 M1和M2剪刀差不断扩大,表明在外部环境动荡之下,企业持有更多流动性资产的意愿在增加,暗示当前可能货币政策仍整体宽松,但投资需求疲软的事实。 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仍然是增长动力不足,通胀不足为虑。在此背景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应该是主要基调。 权威人士对刺激政策的批评主要在于度,高杠杆是原罪,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因此,预计下半年刺激力度或有所减小,但政策收紧很可能导致硬着陆。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会保持适度宽松,通过定向操作如SLF、MLF以及PSL与常规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保持流动性宽裕。而财政政策方面,考虑到今年财政赤字率目标已经上调至3%,创下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新高,或将在去产能人员安置、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增发国债等方面做出更多安排。 下半年结构性改革的重心是去产能。伴随着对僵尸企业处理,工业生产、就业、消费或将面临短期冲击;同时,去杠杆任务也难免会造成短期流动性紧缩和资金短缺,打破刚性兑付让债券违约自然会引发资金市场成本上升及暂时失去信心,突然戳破泡沫则会带来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一定程度的宽松政策既是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的需要,也有助于加速推动供给侧改革。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