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论战略联盟理论及企业联盟策略选择
返回列表
查看:
243
|
回复:
0
2018论战略联盟理论及企业联盟策略选择
[复制链接]
6836811
6836811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3 12: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战略联盟 企业策略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在对战略联盟相关理论综述评析的基础上,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探讨了相应的企业策略,以及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参与联盟运作的一般程式。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企业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战略联盟理论综述
(一)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
关于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迈克尔E波特(1985)认为,联盟是和其它企业长期结盟,但不是完全的合并。联盟是指同盟的伙伴一起协调或合用价值链,以扩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蒂斯(1992)把战略联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认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Stuart、TobyE(1998)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参与企业根据各自已有资源的异质性,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结合资源的互补性,追求共同利益的行为。
各类定义的共性特征包括:组织的松散性:参与联盟的企业数量常常在两个及两个以上,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既超越一般的交易关系,又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隶属关系,在密切合作的同时保持着各自企业的独立性与平等性;目标的多样性;合作的互利性:基本上是相互利用、提升竞争能力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通过合作获取大于各自“独立”或“对立”行为所获取的利益;竞争的根本性:“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一定是全方位的,合作常常是在一个约定的领域内进行的;战略的长期性:是一种旨在为企业创造长期竞争优势,属于公司层面战略的长期性安排。
(二)战略联盟形成与演化的原因
1.交易费用观。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交易”的概念。他认为“的运作是有成本的, 通过形成一个组织, 并允许某个权威( 一个企业家) 来支配这些资源, 一定的交易成本就可以得到节省,此外企业内部还存在组织费用。受其启发,持交易费用观的人认为战略联盟是企业重组其边界范围的一种形式,从而使其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
2.企业能力观。持该类观点的学者关注的是战略联盟对企业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包括对价值链的重构、企业资源的优化、核心能力的互补等。波特认为, 企业不可能也不需要在所有活动上都拥有核心专长。这里的核心专长是指企业为获得核心竞争力, 整合自己的有限资源在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形成不同并且优于其它企业的活动能力。每个企业由于资源以及其它自身能力的限制, 只能在某一或少数方面拥有核心专长, 而这部分核心专长又往往表现为从研发到销售的某一或某些环节,但仅仅利用这些环节的优势是无法或很难体现出某一商品的竞争优势的, 应该整合各个企业在各自环节中所形成的核心专长。通过建立战略联盟, 进行资源共享, 可以填补资源缺口。而公司间共享的资源可分为两种类型: 相互加强型和相互补充型。格兰持(1991)把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根据他的概念, 企业资源在某种意义上应该称之为企业能力, 这一能力不是简单的指企业资源的集合, 更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资源之间相互协调的复杂模式。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中也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组织中累积性的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企业核心能力是自身各种技能的复合体, 它具有不可流动性和不可替代性, 这形成了核心能力互补的基础。这一核心能力又是强烈遵照特定的“路径依赖”积累而成,这便形成了不可仿制性, 至少是短期不可仿制性。企业为了能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往往需要对各种互补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但由于核心能力的这三个特性, 企业自身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便要求建立一种战略联盟, 整合彼此互补的核心能力。
3.战略选择观。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加入战略联盟是基于一系列战略考虑,如风险的选择性规避。Das 和Teng 等人提出了基于风险的理论, 当企业所面对的风险超过本身所能或愿意承受的范围,企业会寻求联盟方式, 以分担风险。但是, 所能分担的风险只是绩效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合作之外的因素”。随着联盟的建立, 另一种风险会逐渐增加, 即关系风险, 是指“其他合作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又使企业面对一个两难的局面, 绩效风险可以通过战略联盟得以分担, 而关系风险却只有在联盟中才能创造出来。因此, 这一基础上的战略联盟, 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实现风险转换的机制, 企业以承担关系风险为代价分担绩效风险, 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使自身风险减小。此外,部分企业通过战略联盟来制定行业标准,反击共同对手,提高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也是战略选择观的表现。
近些年来,随着对战略联盟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还出现了制度观(强调监督和适宜的环境如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技术应用对战略联盟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网络观(把战略联盟看作是建立在持续交易资源基础上的一种正式协议,认为其表示了一种在特定的专业化相关资产的承诺,关心租金的占有,关注联盟的易变性)。
本文强调企业是整个战略联盟中的主体,资源的转化和升值只能在企业中最终实现。而一个组织的发展,又取决于组织与其它主体构成的网络以及在网络中的地位(波特,1992)。在战略联盟这个系统中,主体的收益(资源的积累和利用率的提高)和系统的演进(联盟结构的优化和程度的深化)是相互影响的。对企业组织来说,战略联盟提供了一个更易获取资源,并可以学习如何更有效利用资源的外部环境,企业组织通过内部变革来适应外部环境,企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在于拥有比环境更高的复杂性(差异的竞争力与更快的学习能力)。
(三)战略对策制定正确与否的取决因素
对企业来说,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是对战略联盟的卷入度以及如何构建联盟或参与联盟运作。广义上卷入度不光是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依赖战略联盟,也包括对是否利用战略联盟这一组织形式的考虑。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战略联盟这种组织创新模式,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对外部资源需求的增加,各类企业应基于自己的资源禀赋,针对不同的战略目标,制定对策。战略对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则取决于对以下几个要点的把握: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