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金融风险需要防范
返回列表
查看:
396
|
回复:
0
2018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金融风险需要防范
[复制链接]
1034367
1034367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3 1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2007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国际资本快速流入带来的信用膨胀、资产价格上升、本币升值和经济过热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稳定物价形成了巨大压力,同时国际金融风险容易传导到这些国家。预计2008年这些国家仍然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回落,金融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2007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据IMF测算,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了一半。但所有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国际资本快速流入导致的信用膨胀、资产价格上升、本币升值和经济过热等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巨大通胀压力。更为关键的是,国际金融风险可以在瞬间传递到这些国家的资本和金融市场,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对亚洲、拉美、欧洲以及独联体四个区域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做一总体分析,然后详细分析印度、俄罗斯、巴西和罗马尼亚等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
一 新兴市场经济体概述
(一)亚洲新兴经济体表现出色
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亚洲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是推动印度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消费拉动了投资,良好的投资收益又进一步推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由于在国外工作人员汇款和政府支出的快速增长,菲律宾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工业部门的反弹促进了韩国经济增长,低利率和激增的国内需求带动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泰国经济尽管受到政治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但从2007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形势来看这种影响在逐步削弱。
这一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汇的急剧增长。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而言,贸易顺差是外汇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这些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外汇的快速增长可以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但给本币升值、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带来很大压力。同时,贸易顺差国也需要警惕全球经济形势逆转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冲击。
(二)拉美新兴经济体受到美国经济影响
2006年拉美经济增长达到5.5%,增长速度超过预期。但2007年和2008年这一局面难以为继,预计2007年为5%,2008年为4.8%。美国是拉美国家对外出口的主要国家,同时在美国工作的拉美移民的汇款是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出口和汇款必将受到影响。石油和原材料出口国如秘鲁、委内瑞拉、阿根廷、乌拉圭、哥伦比亚等受到供给能力的限制,出口增长速度将从2006年的高峰回落。加勒比海地区激增的宾馆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大削弱。
拉美国家同样面临外汇激增的问题,各国央行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例如,哥伦比亚要求投资于证券的外汇的40%储蓄六个月而且不支付利息,阿根廷对普通商品出口也采取了类似措施。但这些措施的收效甚微,外汇过多的弊病在拉美国家全部表现出来,这一问题将会继续困扰各国政府。
(三)欧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失衡孕育着金融风险
欧洲新兴市场国家新增生产能力和建筑业的繁荣促进了投资,波罗的海国家银行宽松的跨国信贷金融环境以及可支配收入增长刺激了消费需求,作为它们主要贸易伙伴的西欧,其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了该区域的出口,上述因素共同促进了欧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以较快的速度增长。IMF预计该区域2007年增长率为5.8%,2008年为5.2%。
由于国内需求旺盛,商品进口超过出口,欧洲新兴市场每个国家都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经常项目赤字,经济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其中拉脱维亚2006年贸易赤字占GDP的21%,其他波罗的海国家的比例也在10%~16%之间,2007年贸易状况继续恶化,2008年也不存在好转的迹象。IMF对欧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及经常项目/GDP的预测见表3。经常项目的赤字可以由资本项目的流入抵消,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欧国家吸引外资投资于可贸易部门,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状况,同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其他国家并非完全如此,大量的外资流入了房地产部门和证券市场,这导致了房价和股票价格的快速上升,给经济安全增添了隐患。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状况和该地区目前的状况类似,经常项目严重赤字、房价高企、本币升值以及资本项目具有大量盈余,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表明这一状况是不可持续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很容易波及这些国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后,国际资本快速撤离新兴资本市场,股价迅速下跌,本币也随之贬值。另一方面,如果这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它们同样会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为了维护经济的安全和稳定,预计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在2008年会实施软着陆的经济措施,如加强银行监管,紧缩货币信贷,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等等。
(四)独联体经济快速发展,但受到多重因素困扰
由于独联体国家具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动了该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提高了国民收入,收入的提高促进了消费,在工业发展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消费成了拉动该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不过,这也揭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独联体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其经济增长同世界经济发展高度相关。事实上,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独联体国家的冲击超过任何新兴市场经济体,该区域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IMF预计该区域2007年增长率为7.8%,2008年为7.0%。
外资快速流入构成了独联体国家的巨大隐患。独联体国家本币持续升值又保持较高的利率,因而国际资本纷纷流入这一区域。事实上,一些本国银行对外资的流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俄罗斯一些银行从国际上借入美元,然后兑换成卢布,从高利率和卢布升值中获取利益。这种金融游戏的效果之一是在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同时给通货膨胀增添新压力,效果之二是加快本币升值,而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之后,这种外资比真正的外资逃得更快,从而加剧金融风险,这也是独联体受次贷影响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是困扰独联体国家的重要问题。2006年独联体国家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达到9.4%,预计2007年很难低于9%。国内消费需求旺盛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事实上像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已经出现劳动力供给紧张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石油美元收入使得一些国家有能力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加剧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
自主生产能力不足影响独联体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独联体国家工业生产能力脆弱,消费领域的商品也不能同国外商品竞争,因而,独联体国家大量进口资本品和消费品,进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出口增速。这一局面如果持续下去,必将削弱该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不利于长期发展。
二 印度:经济强劲增长,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一)2007年印度经济分析
2007年前两季度经济增长分别达到9.1%和9.3%,增长速度超出预期,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不过,印度存在较高的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证券市场同全球资本市场联系密切,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1.工业增长势头强劲,但将受到高利率等因素影响
2007年印度工业生产保持旺盛的增长趋势,除6、7月份以外其他各月增速都在10%以上。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强劲需求,需求直接拉动了投资的增长。另外,国际产业向印度转移也将刺激印度工业发展,2006~2007财政年度外商直接投资为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50%。不过,印度工业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印度政府不断提高利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本币不断升值也削弱了工业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印度开发区的建设同当地居民发生了正面冲突。
2.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但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2007年印度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前8个月累计出口914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进口1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3%;贸易逆差468亿美元,同比增长65%。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需求的旺盛,不过,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影响也很大,印度炼油厂所需原油的70%需要进口。在这种情况下,贸易赤字逆转的可能性并不太大。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