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4|回复: 0

2018保持国债发行必要规模 适应经济发展客观需要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3 10: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投资理财渠道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国债发行保持一定的规模,对于充分有效地发挥国债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债规模 经济发展 宏观调控 政策选择

一、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状况
我国国债发行始于1950年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4年—1958年又相继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其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终止了政府举债融资,我国成为世界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从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国债的发行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当时弥补财政赤字可以向银行透支,因此,国债发行规模较小,增长较慢。从1994年起,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出台了《预算法》,规定财政赤字不允许向银行透支,使得国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并在以后逐年增加发行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大量发行国债筹集建设资金以投入基础设施等建设,为此,1998年国债规模达3310.09亿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至2006年发行量达44556.4亿元(详见下表)。我国国债对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发行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2000年至2006年国债发行统计表 单位:亿元
年 度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合计
发行量 4657 4884 5934 6280.1 6876 7042 8883.3 44556.4
二、保持国债发行必要规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国债是我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我国国债的发行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当今金融市场异常活跃,投资理财渠道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国债发行规模引起各方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国债发行必要的规模,仍是政府长期筹集国家建设资金的需要;仍是维护国债市场稳定与繁荣的需要;仍是保持政府债务政策的灵活性、延续性的需要。
1、国债仍是促进经济建设的“助推器”
生产建设性是我国国债的特征。国家通过发行国债筹集建设资金,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有效运行,需要有资金的支撑。政府发行国债,可以将社会各方闲置资金有效地聚集,形成集中性的财政资金,用于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据统计,1998年以来,国债项目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成效显著,1998年到2002年国债投资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2.0%、1.7%、1.8%、1.8%。与此同时,还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配套资金支持经济建设。国债投资集中力量建成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国债投资在促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中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更为扎实,如水利建设、大江大河治理、西部开发都有国债投资的支撑。我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债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功不可没。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仍将存在,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高科技项目的开发,加快经济结构步伐调整的同时,利用国债筹集资金仍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保持国债发行一定的规模,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仍具有重大的积极的作用。
2、国债仍是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
国内外财政运行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的存在和适度规模对经济非均衡运行是一种有效的校正力量。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国债发行对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调节,对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虽然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但在宏观经济特别是结构性调整中的作用还很不够,而通过国债形式,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可以说国债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引导宏观调控总任务的实现,改善投资环境等作用是其他众多经济杠杆所不及的。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避免经济周期波动,仍是政府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仍有必要将国债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经济运行、调控供需平衡的重要工具。因此,保持必要的国债发行规模,符合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要求。
3、国债仍是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手段
国债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其生存和发展,对繁荣市场经济,推动资金市场发育,加快证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债是推动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年国债发行市场的不断改革,有效地配合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金融证券业的改革。因为证券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是国债,因此,国债市场的发展壮大为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当前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央银行可以把国债作为平衡市场货币量的筹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以适应国家经济政策和调节银根的需要,从而有效地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三、在投资理财渠道多样化的同时,国债发行仍有较大的空间与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投资理财的渠道不断得以拓展,从“有钱存银行”到投资债劵、保险、基金、信托、外汇、房地产、黄金,理财方式日渐多样化,这对国债发行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定影响。因为投资理财渠道增多,投资者投资选择的余地加大,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资金的投资格局,使一部分资金从国债市场切出,引起社会资金的重新分配与调剂。尽管如此,但由于国债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国债以国家信用为支撑,信用等级高,无认购和赎回风险,具备了其他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国债投资方式简单、灵活、方便,无需具备较高专业操作技巧,并且收益稳定,到期还本付息,作为这样一大众化投资理财产品,易被普通投资者接受。同时,国债市场发展几十年来被证明是最安全、有效的,即使其他一些新的理财产品有较高的收益率,但基于投资惯性使然,投资者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自己有把握的产品上去。由此所决定,国债理财必将仍是时下理财领域的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发行仍将具有较大的潜力与空间。
1、从投资需求来看,保持国债适度发行规模有其潜力
2006年3月我国央行统计数字显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5.12万亿元的情况下,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还是较低的。同时,随着国债发行的不断改革,国债品种不断增多,国债期限结构设计日趋合理,国债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再加上国债是政府发行的,被誉为“金边债券”,它以其安全性高、收益性高、信誉性高等特点,颇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成为广大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投资选择对象,既为投资者投资理财提供了便捷的投资手段,又为投资者提供了最安全、可靠的投资保障。尽管目前投资理财渠道不断增加,但相当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仍将把目光盯住国债市场,国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众多投资者理想的投资选择。因此,国债发行保持适度规模仍有较大的潜力,这也给国债市场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