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3|回复: 0

2018世界FTAs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3 10: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世界FTAs蓬勃发展。今后,FTAs将和WTO一道,推动世界贸易走向完全自由化,并将对全球经济和政治进程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以下主要力图全景式展现世界FTAs的基本格局、发展趋势、综合影响,体会我国实施FTAs战略的重要意义,并据以判断我国在目前世界FTAs潮流中的战略方针和行动步骤。
  一、FTAs的基本目的及其与WTO之间的关系
  FTA是Free Trade Agreement的简称,中文意思是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最初表现和基础模式是RTA(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有时,FTA、RTA也表示基于相应贸易协定的自由贸易区或准自由贸易区。
 
  众所周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使命也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的核心内容是关税税率降减。WTO促使关税税率降减的方式大致有二:
  ——在某一历史时刻,WTO的既定成员间形成新协议。协议会要求所有成员的某些具体贸易品关税税率一同变小和趋向于0;在操作上,税率降减的幅度、时间、产品类别等要求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之间表现出某些差别。
  ——接纳某一关税主体成为WTO的新成员。此前,这位关税主体要与原WTO成员之间就加入条件,主要是关税税率削减的步骤和程度进行协商;如果协商结果是WTO老成员投票决定允许加入,那经过这一过程,这一关税主体与原有老关税主体之间的贸易关税税率会得到降低,最终也是趋向于0。
  就以上第一个谈判过程而言,现今WTO已经有147个成员了,稍有制度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147个谈判主体要达成一致协议交易成本较高。WTO多边框架在协议形成上面临“人多嘴杂”的麻烦。1999年西雅图WTO谈判没有达成共同协议,2003年9月14日WTO墨西哥坎昆谈判还是失败,都是这种困难的表现。就以上第二个谈判过程而言,目前大约还有26个关税主体在申请加入WTO。WTO接纳新成员的历史表明,特别是当一个关税主体经济地位重要并且还与某些重要老成员之间有着复杂的经济、政治战略利益瓜葛时,入世谈判会显得旷日持久,比如我国入世进程就显得相对较长。
  在通过WTO多边框架推动贸易自由化面临一定困难的情况下,是否就意味着人们无所作为了呢?非也。各国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RTAs、FTAs是另一种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好方法。FTAs实现关税削减的方式是若干个关税主体相互结合,在世界的局部,面向全部或大部分相互贸易的商品,规划和实施关税削减以及贸易便利化。由于是自愿组合,同时谈判成员数比WTO成员数目少得多;谈判相对较容易达成协议。正因为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签署RTAs、FTAs数目加速上升。根据WTO发布的《WTO年度报告2003》发布的数据,1990年以前,世界上所有进入实施阶段的RTAs(如果按下文概念方式,应该说是FTAs)数目不过27项,但1990~1994、1995~1999、2000~2002这三段时期,世界进入实施的RTAs数目分别为29、60、30。截止2002年12月,总共有259项RTAs在GATT/WTO登记备案,其中176项已处于实施阶段。
  就促进贸易自由化来说,FTAs与WTO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两面性:
  ——相互“竞争”和替代的关系。WTO协议困难促使人们更积极于FTAs工作;比如,某些国家在坎昆会议期间扬言,如不能形成协议,将在会后加快某些FTAs的形成。同时,一旦FTAs形成能使相关成员某种促进贸易的目标得以实现,那他们利用WTO框架推动贸易自由化的意愿强度和精力投入会受到削弱。反之,人们也不会立意通过FTA来解决那些能很容易在WTO框架内解决的问题。
  ——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WTO框架毕竟是一种日趋成熟的互动机制,FTAs兴起也会促使与WTO相关的各方行为主体更加积极于利用WTO解决某些FTAs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知识产权问题、技术标准问题、非关税贸易壁垒问题;而且,FTAs促成的世界贸易自由化新水平也可能为WTO工作开展提供新起点。这样,FTAs与WTO之间最终会形成某种相互共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当前世界FTAs发展的基本格局与发展趋势
  在包括WTO报告的各种文献中,人们有时混用RTA、FTA两个概念,但有时人们在二者的使用上又体现出某种差别。我们不拟改变这种使用方式。只是,为了便于我们展现当前世界FTAs发展的基本格局,我们在本文要让这两个概念表现出某种差别。我们现在界定,RTA的成员数目一定要在3个或3个以上,并且RTA的所有成员共同组成一个在地理上不间断的世界区域;FTA则包括任何关税主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在这种概念方式下,前面提到的WTO所公布的RTAs数目只能说是FTAs数目。我们以下就按照这种概念方式展开分析。我们将FTAs形式模式归结成4种:(1)RTA;(2)RTA+RTA、FTA+FTA;(3)RTA+n、FTA+n(n≥1);(4)1+1。依据这种模式划分,我们要描画出世界FTAs发展的当前格局,并对未来趋势作出判断。
  (一)发展格局的描画
  我们将当今世界各具体FTAs归类到4种模式。完成归类后,当前世界FTAs发展的基本格局也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1.RTA
  目前,全球从法律文件上基本得到确认并进入实施阶段的(3成员及以上)RTAs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根据笔者尽量以最时新资料查证,以下组织框架或世界区域程度不一地推进着(3成员及以上)RTA:
  自由贸易、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四者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实现后者的一般也实现前者。
  (1)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成员为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曾形成过逐渐实现共同市场的协议,后协议受战争及其他因素破坏,目前致力于恢复;
  (2)东非共同体(EAC),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3个成员国,多次谈判,尚未达成共同接受的协议;
  (3)大湖经济共同体(CEPGL),布隆迪、卢旺达、扎伊尔(刚果[金])3国组成,组织目标为经济共同体,因多种复杂原因未启动实际谈判和实施;
  (4)中非国家共同体(CEEAC),目标是关税同盟,尚未形成正式协议;
  (5)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2004年2月初步达成印度、斯里兰卡、泰国先达成协定,缅甸、不丹和尼泊尔后加入的6国自由贸易协议,具体落实有待观察;
  (6)阿拉伯联盟(LAS),22个成员国,提议阶段;
  (7)埃及-约旦-摩洛哥-突尼斯自贸区(E-J-M-T FTA),谈判阶段;
  (8)马格里布联盟(UMA),5个成员,提议阶段;
  (9)独立国家联合体(CIS),12个成员国,谈判阶段;
  (10)在上海合作组织(SCO)基础上建设中亚自由贸易区(EAFTA),5个成员,提议阶段;
  (11)亚太经济合作组(APEC),21个成员,设想阶段;
  (12)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IORARC),19个成员国,设想阶段。
  2.RTA+RTA、FTA+FTA
  所谓RTA+RTA、FTA+FTA是指两个RTA,或两个FTA之间通过谈判达成合并协议,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RTA、FTA。目前表现为RTA+RTA,具体例证包括:
  (1)Andean-MERCOSUR,谈判接近完成;
  (2)MERCOSUR-SACU,谈判阶段;
  (3)EU-GCC,谈判阶段;
  (4)EU-MERCOSUR,谈判阶段;
  (5)一定程度基于NAFTA-Andean-CARICOM-MERCOSUR的美洲自由贸易区(AFTA),谈判阶段;
  (6)EFTA-GCC,提议阶段;
  (7)EU-ASEAN,提议阶段;
  3.RTA+n、FTA+n(n≥1)
  所谓RTA+n、FTA+n是指某个RTA、FTA接纳n个成员形成一个成员范围更广的RTA、FTA。目前表现为RTA+n,例证包括:
  (1)与EFTA,包括加拿大(谈判结束)、新加坡(谈判结束)、黎巴嫩(谈判结束)、南非(谈判结束)、突尼斯(正在谈判)、智利(
正在谈判)、埃及(得到提议)、乌克兰(得到提议);
  (2)与EU,包括智利(谈判结束)、摩洛哥(谈判结束)、印度(谈判结束)、黎巴嫩(谈判结束)、阿尔及利亚(谈判结束)、叙利亚
(正在谈判)、泰国(正在谈判)、伊朗(正在谈判);
  (3)与ASEAN,包括中国(正在谈判)、印度(得到提议)、日本(得到提议),ASEAN与中国、新加坡形成“10+2”自贸区(达成框架协议),ASEAN与中国、日本、韩国组成东亚自贸区(EAFTA)(得到提议);
  (4)与Andean,包括加拿大(正在谈判);
  (5)与CARICOM,包括加拿大(正在谈判)、哥斯达黎加(谈判完成);
  (6)与MERCOSUR,包括美国(谈判阶段)、秘鲁(接纳为准成员国)、印度(准FT,谈判阶段);
  (7)与CACM,包括加拿大(谈判阶段)、美国(谈判阶段,与其中除哥外的4国达成协议);
  (8)与SACU,包括美国(谈判阶段)、中国(谈判阶段)、印度(谈判阶段)。
  4.“1+1”协议
  所谓“1+1”FTA协议是指任何两个关税主体之间的协议,也称“单对单”协议。“单对单”协议数量众多且日新月异,难以一一列举。这
里主要以几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关税主体(大主体或FTA活跃者)来说明:
  (1)美国,与以色列(正式实施)、澳大利亚(谈判阶段)、智利(谈判结束)、摩洛哥(谈判结束)、新加坡(谈判结束)、泰国(谈
判阶段)、哥伦比亚(提议阶段)、多米尼加(谈判阶段)、中国台湾省(提议阶段);
  (2)澳大利亚,与美国(谈判阶段)、泰国(谈判接近结束)、中国(谈判阶段)、新加坡(谈判结束);
  (3)智利,与美国(谈判结束)、巴西(谈判完成)、韩国(谈判结束)、新加坡(谈判阶段)、中国(谈判阶段);
  (4)日本,与印度尼西亚(提到提议)、墨西哥(谈判阶段)、菲律宾(提到提议)、韩国(谈判阶段);
  (5)新加坡,与美国(谈判结束)、澳大利亚(谈判结束)、印度(谈判结束)、韩国(谈判接近结束)、智利(谈判阶段)、墨西哥(谈判阶段)、巴拿马(谈判阶段)、中国台湾省(谈判阶段)、斯里兰卡(提议阶段)、巴基斯坦(提议阶段);
  (6)中国,与中国香港(启动实施)、中国澳门(启动实施)、新西兰(谈判阶段)、澳大利亚(谈判阶段)、智利(提议阶段)、巴西(提议阶段)。
  (二)发展趋势的判断
  我们仍基于4种模式划分对发展趋势进行判断:(1)RTA是基础模式,我们先将一个RTA、FTA比喻为一个自由贸易圈;(2)RTA+RTA、RTA+n(今后也可能表现为FTA+FTA、FTA+n)的形成意味着已有的某一FTA圈的“领地”在不断发生着“和平扩张”;(3)RTA+n、1+1则意味着各RTA、FTA圈之间有时会通过“圈圈相扣的绳索”相连结。于是,世界FTAs进程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新圈不断产生、旧圈不断扩张、圈圈不断相扣”。
  只要如此渐进趋势不停顿,最终,世界会形成单一FTA圈,这一FTA会将全球所有关税主体都“囊入怀中”。它实际上意味着全世界实现产品贸易自由化和产品市场一体化。
 三、FTAs 兴起对世界经济与政治进程的影响及意义
  第一,FTAs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费用,通过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通过推动新FTAs产生,从最终效应上促进了国际贸易。
  关税是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交易成本。RTAs、FTAs会使这种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并使它在不长的时间内趋向于0;RTAs、FTAs还使贸易者与所选择的贸易伙伴之间物理距离拉近,由此节约了运输费用。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费用,FTAs能够大幅促进内部成员之间的贸易。我们注意到,NAFTA有3个经济地位重要的成员国;它的形成时隔现在不久,花费时间也相对较短;目前它还仅是一个FTA;这样,相比于观察EU,通过观察NAFTA协议实施,我们更容易分辨出FTA对成员国国际贸易的影响.NAFTA于1994年初启动第一轮关税削减,有关研究表明,1994年前9个月与1993年同期相比,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增长率大约是与非NAFTA国际贸易增长率的2倍;1980年时,北美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中区域内部出口占34%,1996、2002年分别上升49%、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