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4|回复: 0

2018经济运行中的半市场失灵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3 1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控经济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所谓“看不见的手”——市场;第二是所谓“看得见的手”——政府。真实的市场并非单纯地依靠“看得见的手”或者“看不见的手”在运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两种方式的组合。原因在于市场的“不分”,这种不分有时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分割起来困难;有时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可以分割但没有意识到分割的重要性而未加分割。“不分”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半”市场失灵。为让理论界对现行的制度设计有更加充分的讨论,并在未来制度设计实践中力争避免不足,本文以火灾保险为例,基于对火灾保险市场形成的合理想象,阐述了“半”市场失灵的思想,初步提出了应对方案。
  
  “半”市场失灵论
  
  在火险市场上,有两个大家熟悉的概念——道德风险和激励兼容契约。道德风险是指购买保险后的被保户(如住房户)不再具有购买前那种防范意识。为了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于是有了契约激励兼容理论:就是设计出一种契约,既保证房主小心防火,又向他提供保险。
  
  市场的全效率
  不难想象:在保险市场形成初期,保险需求是由于在竭力防灾后自然灾害依然有可能发生的担心心理而产生的,这种火灾可以认为是自然灾害,不存在任何人为懈怠防火的心理因素(即道德风险)引起灾害的成分。我们把这种心理需求称为需求1。对应的保险我们称为原保险。此时灾害发生的几率并没有因为保险的出现而增加。显然对自然状态下的灾害提供的保险是完全有必要的,而且具有完全的效率。
  
  市场的无效率
  原保险的前提是人们像根本不存在任何保险一样认真防火。但是当人们逐渐感觉到小心谨慎防火的滋味似乎也没那么舒坦,希望能够在改善了受灾人处境的基础上改善一下自己小心谨慎防火的苦景。于是,另外一种新的需求诞生了——希望有人来代替自己防火,把自己从小心谨慎防火的苦差中解脱出来。我们把这种心理需求称为需求2。“聪明”的人很快发现,既然有保险公司承担100%保险,何必煞费苦心地谨慎防火呢?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根本无法对需求2提供服务。
  针对需求2而产生的转让防范责任问题,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市场根本无法做到,或者说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市场是失灵的,也就是说市场的效率为0。科思定理为我们说明这种市场失灵提供了一个工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交易费用过高,被保户只得将这一业务内部化,不能指望市场来为他们提供服务,只能依靠自己。
  
  混同性
  如果在实际上能够象理论上把需求1和需求2区别开来,事情就好办了。对自然灾害下的需求1提供保费率公平保险(=自然灾害率),市场就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而对需求2,因为我们深信这类服务的市场是不具有效率的,不提供这类服务或以很高的价格提供。但是大家知道: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没能完全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在于需求1与需求2二者具有混同性。
  尽管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对两种不同的需求进行区分,但在实际操作上它们具有明显的混同性——不可分割性。我们尚无甄别两类不同需求的方法(包括技术的和制度的),至少必须承认我们没有做或没有做到,成本自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约束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