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9|回复: 0

2018张立群:资金流动性过剩、资本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的稳定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3 10: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年初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是经济增长率趋高,物价涨幅加大,货币供给增长加快,外贸顺差继续较快增加。
经济增长率提高主要受外贸顺差扩大影响
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在投资增长趋缓的影响下,经济增长率也呈现回落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9%;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3月份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0.3%),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比较突出的是外贸顺差达4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1亿美元。综合三大需求的情况看,外贸顺差扩大是拉动经济增长加快的主要因素。分析外贸顺差的结构,一般贸易对国内工业增长的拉动更为直接。
物价涨幅提高,主要受食品价格的影响
今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居住价格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4%,其余商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大体持平或略有上涨。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2006年10月以来国内粮食价格上涨,有其合理性,主要是由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消费和加工需求增长,国际市场粮价持续走高,以及国家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最近两个多月市场粮价已经趋于稳定。今年上半年和全年粮食价格将会保持基本稳定,继续上涨的空间很小。目前,国家掌握小麦、稻谷大部分粮源,调控市场的能力较强。预计食品价格难以持续上涨,消费价格的涨幅也不会持续提高。
货币供给量增加较快,主要是M1增长较多,这与股市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今年第一季度的货币供给增加较多,3月末,广义货币M2比上年同期增长17.3%,狭义货币M1增长19.8%。M1增加较多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扩大生产和采购;二是资金流向股市。考虑到股市开户增加较快的情况,股市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影响估计更大些。
综合来看,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特点,还不足以改变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难以解决
资金流动性过剩主要指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偏大。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2002~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由2864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0663 亿美元。按照对应期的汇率计算,增加的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资金投放约6.3万亿元,相当于同期M2余额增量的34%。由于结汇渠道的人民币投放属于基础货币,考虑到货币乘数的作用,增加的货币供应量还要大。因此,结汇已成为人民币投放的主渠道。为了控制货币投放的增加,近年来央行较多地运用了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手段,并收到明显成效。但随时间的推移,因对冲操作形成的大量银行票据,正在成为货币投放的新因素,被对冲操作延迟的货币供给,开始加快释放出来。这些情况,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很大冲击。
引起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外贸和外资的双顺差。从未来的外贸顺差情况看,预计仍将保持较大规模,这主要是由于:第一,国际产业转移带动了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第二,国内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向国际市场,例如轻纺、服装、家电等,而中国劳动力的资源优势,以及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推动了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第三,受国内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替代进口活动的(国内产业升级导致很多产品国产化程度提高)影响,进口增速提高的空间不大。第四,汇率升值幅度不大,比较平稳,考虑美元对欧元贬值的情况、国内物价水平较低对进出口的影响等因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更小一些。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4.56%,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71%,因此,汇率变化对外贸顺差的调节力度不大。从投资角度看,预计国外对我国投资仍将大于我国对国外的投资,主要由于: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时期,经济成长性好,投资回报率高,同时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必然会吸引较多的外商投资;而国际市场资金流动性过剩,投资空间比较狭窄,竞争激烈,风险较大,必然限制中国向国外投资的增长。综合两个方面的发展态势,可以认为,外贸外资双顺差的格局还会持续一定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