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罗尔斯分配理论的中国解读
返回列表
查看:
364
|
回复:
0
2018罗尔斯分配理论的中国解读
[复制链接]
7465257
7465257
当前离线
积分
82
2
主题
2
帖子
82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积分
82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3 1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更确切地说,是基于美国的现实背景提出来的。在罗尔斯看来,当今美国社会已经解决了政治方面的平等,但在经济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因此,他的正义理论,尤其是差别原则,主要是解决经济的不平等问题。本文并不打算对富有争议的差别原则进行批判性考察,而只就其理论本身进行分析,找出与中国语境的切合点,凸现它与当代中国对话的可能性,为进一步解读罗尔斯理论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意义提供一点思路。
一、罗尔斯的差别原则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理论主要是一种公平的经济分配理论,是在批判当代“流行”观点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在我们的社会里,支持经济分配的流行方式是诉求“机会平等”的理念。当且仅当存在着获取职务和地位——它们会带来相应的收入和名望——的公平竞争时,收入和名望的不平等才被认为是合理的。这里暗含着不论较不利者是否从这种不平等中收益,这种不平等收入都是公正的。成功或失败都应该是我们自由选择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自己挣来的,而不是被赋予的。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收入的不平等是公正的,因为成功是一种“奖励”,它只给那些“应该得到”的人。然而,罗尔斯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这个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在分配职位时确实要有机会平等,这破除了社会的不平等带来的恶果,但是,还有一种不应得的不平等被这种观点所忽视。社会的不平等的确不应得,仅仅因为这种不应得的不平等就使得某人的命运变坏,这当然是不公平。但自然的不平等难道就应得?正如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属于某个特定的阶级、性别或种族一样,没有人生来就应该是残疾或智商极高。所以,分配不应该受到从道德的角度看是任意的因素的影响。自然天赋与社会境况都只是纯粹的运气,但人们的道德权利却不应该依据纯粹的运气。据此,罗尔斯运用他独特的社会契约方法,借助诸如“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等理论解释性装置,发展了他自己的原则。他认为,在“无知之幕”的理想状态下,人们同意并享受公民的平等自由权利以及政治社会的一切条件,如机遇、职位和其他公共事物或公共物品。但是现实社会的实际生活进程并不能确保社会的全体公民持久、恒定而平等地享受、实现和维护这些基本的自由权利,相反,社会竞争的实际后果常常是不公平、不平等的。这样的社会后果不可避免地使得一部分公民难以继续认可并坚持原初的政治理由。他们必然,并且也是合乎情理地要提出新的政治要求或政治理由,以改变他们所处的社会不利地位。因此,差别原则,即惠及少数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原则:“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1)最有利于那些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人(即社会弱势群体)而且(2)社会所能提供的一切职位和机会应向所有人开放”,也就合乎逻辑地成了正义原则体系的实质内容,而不只是一种补偿性的政治条例。罗尔斯继续强调,“每个人的福利显然决定于对社会合作的安排,没有这个安排,任何人都不能过上美满的生活。”但是,如果自然的不平等反而能够有利于每一个人,某些人受益于自己的较高天赋反而能够在“自然的博彩”中促进较不利者的利益,这就不是不公平的。这正是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的宗旨。由此,考察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我们至少可以读出它具有以下蕴含:(1)承认自然不平等;(2)社会较不利者应获得补偿;(3)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以上蕴含也可以这样表述:事实上的较高天赋者无法脱离天赋较低者获益,故较低天赋者有权利从合作体系中获益,而不是接受较高天赋者的施舍;天赋较高者只有为社会创造更多,才有可能同时获取更多,他们的获益不是建立在损害天赋较弱者的基础上,而是一个共进、双赢的过程。
二、中国式解读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但由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也面临相似的市场难题:它无法、当然也不能解决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全部问题,尤其是经济分配问题。当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问题日益明显,出现了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的现象,罗尔斯面临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我们。而我们对现实问题的解答策略,如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等,竟与罗尔斯理论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可以说,罗尔斯分配理论在现实中国找到了有力的注释。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理论是在承认自然的不平等的前提下的一种按贡献分配的“模式分配”(诺奇克语)。按劳分配的公平性首先就在于它预设了具有自我独立性的劳动主体均处于健康、理想的平等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任何进入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或劳动者)在参与竞争时,他们同时受制于不确定的市场,即均覆盖着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且享有平等的“原初地位”。任何靠政治特权的参与使自己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现象都将由理想的环境所排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平等的机遇不一定产生平等的结果。其中,主体对机遇的把握就需要主体的知识水平、信息分析判断能力、甚至决心、勇气等心理素质的参与。因此,劳动主体的天赋能力及后天习得的技能在分配中就具有合理性,由此而导致的劳动贡献的差别自然也就具备合理性。其次,按劳分配的公平性还体现在等量劳动等量分配,不等量劳动不等量分配。它不考虑劳动者因出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先天生理和后天身体发育所导致的劳动能力的不同,而仅仅以社会贡献的量的大小作为分配标准。个人应得的社会财富是他个人的劳动所得。因此,按劳动贡献进行分配,拉开收益分配上的档次,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在劳动成果所得上的不平等,从而激发劳动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高效率的社会生产力,就是题中之义了。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