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经济学的发现
返回列表
查看:
305
|
回复:
0
2018经济学的发现
[复制链接]
203591
203591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2 23: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北京大学同诸位经济学家和众多同学交谈。我去年来这里,谈的是另一个问题。今天我还能认出一些同学的面孔。关于这次演讲,张维迎教授同我进行了讨论。他邀请我来讲如何做好经济学研究。我不敢肯定自己是否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我想至少应该对此谈些看法。这次演讲要谈的是关于经济学的研究问题,也就是人们如何从事经济学方面的发现。我愿向大家介绍经济学知识是怎样日益积累的。坦率地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我将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一些。而且,我主要是介绍我自己所采用的方法。首先,要作一点坦白:我通常并不思考方法论问题,而且,总的说来,我也不认为有关方法论方面的著作有很大价值。我自己阅读过的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大多数材料都毫无价值。它们要么说的是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比如,“说实话是正确的”;要么就是在没有理解论点时就试图针对经济学命题的某个一般基础进行驳斥。所以经济学家在讨论经济学研究时并不享有比较优势。但我愿在此一试。
这里是一个好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例子。在本世纪30年代,哈罗德·豪泰林(HaroldHotelling)指出,一个有限资源(如煤炭或石油)的均衡价格以等于利率的均衡速率随时间增长。如果年利率是5%,均衡价格每年应增长5%。我们应该记住他说的是“地下的”自然资源的价格:煤炭的价格是开采的边际成本加运输的边际成本再加上其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的价格。豪泰林指的价格是最后一个要素(一些经济计量学著述似乎忘却了这一要点)。
这一命题是正确的。它简明扼要。它的含义对大多数人(甚至经济学家)来说都并非显而易见。其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它说明了自然资源价格应该怎样变动。当然,它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因为它假定不存在垄断和不确定性因素,但这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开端。豪泰林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呢?如果他有幸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或许会告诉我们这一点。现在我们只能作一些猜想。可以推想,他曾经自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决定一个有限资源价格的因素是什么?他回答了这一问题。但从表面上看,这一命题并没有回答那个问题。但是一旦你明白了这一命题,就比较容易了。这种资源的现行价格是这样确定的:其价格以利率速度增长,当价格增长到某一高位时,对该资源的需求等于零,正好在此时,该资源被全部耗尽。
我们知道,豪泰林对一个有限资源的供求曾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并从模型中推出其基本命题。他在其原始论文中就是这样做的。我猜想他当时花了较长的时间去寻找一种简洁的办法对他的问题建立模型。首先,他必须意识到设想一种无开采或运输成本的纯粹有限资源是合情合理的。在他解决了那一问题之后,将它运用于现实案例就容易了。他也许分析了若干具体例子之后才认识到这个简单命题的正确性。在他发现这个命题之后,证明过程就比较容易,因为只需要最简单的数学知识。
为强调这一命题的影响,我要提及在豪泰林的论文完成近50年之后,John Kay和我撰写的一篇论文中的观点。假如真实利率一直是5%(使用这一假定仅为说明我们的观点),价格每14年就会涨一倍。50年内,其上涨将近10倍。所以如果该资源的储量足以延续50年以上,其现行价格应该低于50年内出现的替代品成本的1/10。在能源行业,这使得50年之后仍然存在的资源(几乎所有资源)的纯资源现行价格很低。价格中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是开采和运输成本。例如,对煤炭而言,纯资源价格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对石油可能也是如此。很多人不喜欢这一结论。人们发现要承认经济学对了而自己错了是很困难的。总之,这是一个很强的结论。
豪泰林明确地认识到他提出的问题需要得到回答。可是,就我所知,那时还无人提过这一问题。或许当时人们并不担心有限资源何时会耗尽。经济学家花了较长时间才认识到人们能够提出并回答类似的十分具体的问题。但是人们运用数学解决经济问题已有时日了,至少自古尔诺(Cournot)1838年建立其产业均衡模型以来就一直如此(Bertrand批评了这一模型)。人们不用数学只能表达一些笼统的经济学思想和原理——例如比较优势(虽然李嘉图为此使用了一个非常简单得当的模型)、“边际”成本而不是“平均”成本的实用性、效用,等等。然而,要回答经济学中的大多数有趣的问题,大多数人需要掌握一些数学知识。
再举两个例子:一个使用了很多高等数学知识,另一个使用的数学不多。第一个例子是一个重要成果,经济学家们对此应了解,但它并不直接回答有关经济方面的重要问题。它阐明了关于经济学的一个观点:一些已经发现的事情告诉人们应用经济学研究必须怎样进行,而不是提供回答应用经济学方面问题的手段。
这一成果要归功于Hugo Sonnenshein;但我需要介绍一下背景情况。大约在1950年,象阿罗和德布鲁这样的经济学家终于开始在数学上证明存在着完全竞争均衡。这意味着标准经济模型言之有理(当然有一些限制条件,我会提及)。一些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和优秀的数学家专攻这一问题。首先,他们(阿罗和其他人)试图证明均衡是稳定的,但只是在对供求性质做一些十分严格假定的情况下才能证明。然后,斯拉法(Scarf)例举了严格三商品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只有一个均衡,而且是不稳定的;Gale给出了更为一般的例子。这些就不多说了。
现在Sonnenschein作为一位研究生认为上面那些经济学家考虑问题的方法不正确。在他们的模型中,价格变化的速率同对某商品需求超过供给的部分(这被称为超额需求)成正比,而且是价格的函数。他对自己说,那些经济学家思考的第一件事不应该是动态这样一个难题,即在模型中价格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问题。他们应该首先提出可能存在什么类型的超额需求函数。每个人(至少数学家和科学家)知道并非所有的动态体系都是稳定的。事实上,相当大的部分是不稳定的,例如太阳系,这对人类而言是一幸事。稳定是不动的均衡。生活在一个不断绕太阳旋转的星球上对人类更好,正如斯拉法在其特殊例子中发现的价格持续变化运动一样。
我敢肯定,斯拉法直截了当地认识到如果我们作出理性行为假定,并非所有的超额需求函数都是合理的。所有价格的同比例变化不应该影响均衡需求和供给。对此,我们说超额需求是价格的零阶齐次函数。但是对Sonnenschein来说,容易看出那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如果所有齐次超额需求函数都是合理的,就可得到一个同样的结论:不存在一个一般性的理由说明将有一稳定的均衡。可以看出他倾向于假定对某类经济模型所有的齐次超额需求都将是合理的。一旦你采用这种方式考虑这个问题,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明显的猜测了。但是为证明这一点付出了艰苦劳动,而且,它并不完全可靠,只是足以可靠。关于Sonnenschein证明的那个严格的定理,我不再赘述。这一定理后来被其他人进一步精炼和扩张。
我觉得Sonnenschein的定理根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该定理指出,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理性行为做非常一般的假定还不足以告诉我们很多关于经济均衡,例如,均衡在多大程度上将是稳定的,以及外部变化如税赋变化对均衡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很显然,从消极的角度讲,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特殊模型,该模型由经济计量学决定并要考虑言之在理的因素。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正确。我要给的下一个例子是具有很多重要影响的一般命题。但整体上说,它意味着我们必须使用特殊模型。
我已提到象德布鲁这样优秀的经济学家对Sonnenschein的模型作了改进,推导出很多定理。但这些定理并没有真正增进我们的经济知识,尽管它们中的一些论点非常好。经济学家们确实花很多时间对相互的成果进行精炼,很多经济学研究必须这样做,因为在人们努力更好地了解某一定理为什么是正确的以及究竟什么是正确的定理过程中,说不定会发现什么。在你等待一个真正的好主意出现以解决真正的新问题时,需要做的就是这类工作。但这不是最好的经济学。
在我的第三个,也是本次演讲中的最后一个例子中,我切实了解是怎样发现的,因为我本人参与了这一发现过程。具体过程我已记不太清楚了。我打算讨论的是我称之为效率定理的成果。这个定理是Peter Diamond和我在一篇论文中证明的,这篇论文终于在1971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view)。实际上,我们在 1966年就提出并证明了这一定理。论文发表晚,首先要怪我们,因为我们在那篇特长的论文中还研究了许多其它事情;其次要怪那数不清的匿名审稿人,我想他们当初可能觉得那篇论文难以理解。
Peter Diamond那时正努力回答公共部门投资项目的社会贴现率应该是多少这样一个问题。而且他已经发表了或正要发表这方面的一篇短文。他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剑桥,我那时也在剑桥。他介绍了他的成果,即社会贴现率在某种状况下,等于生产者支付的利率。你必须认识到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对的利率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因为在大多数国家里,消费者要支付资本收益税,而对生产者来说,他们支付的税同其它利润税并无两样。所以在现实世界中,有不同的利率。经济学家们经常以一种迷人的方式玩弄着各种可能的结论。有的经济学家说社会贴现率应该是消费者利率(时间偏好率),有的人会说社会贴现率应该界于两种利率之间。Peter有一个好的论点即社会贴现率应该是生产者利率。
在他来剑桥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显然是非常不同的问题:当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平等时,理想的商品税水平应该是多少。在我研究这个问题的同时,我在前一个夏天出了一道考试题,在考题中,针对一个十分特殊的模型,要求解出最优商品税。作为那个题目的一部分,需要证明生产有效率是最优的。在试图解决一个不同问题时,作为副产品得到了结果。但我开始认识到其中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当Peter Diamond谈到他的问题时,我们认识到那个原则是什么。然后我们进行了长长的证明。如果你掌握了关键的数学知识(拓扑学),最后这个证明也就一行多一点。结论是只要税赋是最优的,经济中的总生产应该是有效率的(从一个较弱的意义上说)。其含义是多方面的。一个是Peter Diamond的社会贴现率原理;另一个是对从一个生产者转到另一个生产者的中间产品不应该征税;第三个含义是解决公司征税方面的折旧问题的最佳办法之一是对现金流量征税。还有一个含义是在成本—收益分析中,到岸价格(不含关税和国内税的价格)是用于贸易品的合适价格。
这一命题作为相当大的一般性原则是准确的(尽管在完全一般性上不是准确的)。而且,这一点也并不明显,尽管证明很简单,数学家也许会说证明很肤浅,在此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一个被称为“次优定理”的原理,即正确的影子价格不等于存在扭曲的经济中的市场价格(扭曲包括商品税)。换句话说,他们认为不可能对现实经济作任何描述。要是证明他们中的一个错了将是很惬意的。Peter Diamond和我都没有问是否应该对中间产品征税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在一开始就问总生产是否有效的问题。这些本应该是很好的问题。我们问的是些不同的问题,并找到了答案,而且使我们获得了满意的新东西。当最初的问题回答之后,得到的比预期的要多很多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你必须保持警觉以便认识到未曾预期的东西。相互合作有助于这一点,而且在很多方面有帮助。难怪如此多的经济学研究是合作研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