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我国出口鼓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返回列表
查看:
257
|
回复:
0
2018我国出口鼓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复制链接]
8087683
8087683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2 23: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我国现行出口鼓励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缺点日益显现,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文章在分析现行出口鼓励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认为我国应该:(1)制定并全面实施绿色GDP等更科学的地区发展指标。(2)出口优惠政策的矫正。(3)加强对外贸企业的监管。(4)实施有长期规划的“贸易促进计划”。
关键词:出口鼓励政策;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飞速的增长,到2004年底,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强劲的出口鼓励政策是取得以上成绩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的同时,我国却面临着贸易摩擦加剧和贸易条件恶化的困扰,需要在新形势下转变为稳定型的外贸增长方式。本文将对我国现行的出口鼓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现行出口鼓励政策及其定位
二战以后,“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以出口导向战略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发展中国家竟相学习的对象。在出口导向的外贸战略中,出口竞争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出口竞争意味着三个方面的竞争:一是国内出口商之间为争夺国外市场份额和客户的竞争;二是本国厂商和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三是在目标国市场上各国厂商的产品和东道国同类产品的竞争。出口国政府为了保障本国出口厂商与其他国家出口厂商竞争机会均等,突破进口国的贸易壁垒,从而更好地进入目标市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出口鼓励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中央政府目前鼓励出口的政策大概有以下方面:(1)直接的出口鼓励措施。即国家对所有出口企业的直接补贴和税收减免。(2)国家某些特定出口企业的直接补贴,比如对三资企业不仅进口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能享受关税减免,而且在企业所得税和出口手续等方面也有优惠待遇。例如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技改贷款贴息、高新技术产品技术改造贴患、农业、工业、纺织业出口生产企业技改贴息等。(3)间接的出口鼓励措施。比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产品研究开发项目资助等。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GDP增长和出口业绩是评价地方经济的重要标准,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优惠的基础上竞相出台了名目繁多的更优惠的出口鼓励政策。
出口鼓励政策的实施,对政府和厂商有以下好处:(1)对政府来说,在出口导向战略初期,其财政支出和收益可以限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早期税收的边际增长超过了出口鼓励政策边际成本的增长,所以财政有了大量剩余,反过来又诱使政府进一步增加对出口鼓励措施的投入;另一方面,理想的出口鼓励政策是间接干预,政府间接干预比直接干预付出的财政和声誉成本小。(2)使小厂商能够取得在国内无法取得的利润,使大厂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3)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区内的就业有了强有力的增长。凡是出口工业发达的地区,居民就业基本没有问题,而且吸引了其他落后地区的大量劳动力。
“以经济为中心”这条准则驱使各级政府偏向于为出口企业提供非出口企业享受不到的资源,从而推动了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但是在我国成为出口大国并加入WTO以后,其潜在的危险也逐渐显现。
二、我国现行出口鼓励政策的弊端及其后果
1.没有约束的出口鼓励政策造成了贸易的非理性增长。由于出口鼓励政策很难在地方政府的层面上得到约束,造成我国出口贸易的非理性增长。首先,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升高,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但是由于税收的减免,地方政府并没有在产业升级中得到多少利益。其次,我国务类产品的总量的增长幅度很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出口价格的持续下降厂商严重依赖数量扩张而非质量竞争。最后,我国出口的增长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的增长,在带动了国内就业增长的同时,其他效果并不明显。比如一般认为加工贸易出口除能够带动本地就业以外,还会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分享国外技术,但是实践证明多年来我国出口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依然处在产业链中创造价值最少的一环。
2.贸易摩擦加剧。无限制地使用出口鼓励政策导致劳动力密集形产品的出口急剧扩张,但是当我国出口产品短时间内不受限制地剧增时,肯定会对进口国的同类市场造成冲击,进而损害其国内的相关产业,因此这些国家肯定会以市场损害为由动用WTO所允许的特别保障措施。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服装业和其他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行业,这些产品为进口国民众日常接触,所以当其国内舆论煽动中国产品的威胁时,容易被大多数民众认同;受损害产业的厂商由于数量少,很容易组织起来,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政府政策。从人世以来我国产品所受的反倾销调查的数字和产业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情况。2005年1月1日取消纺织品和服装配额以后,虽然国家通过征收出口税等措施来试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但是收效甚微。
3.贸易条件恶化。出口鼓励政策相当于对出口产品实施补贴,但是由于出口鼓励措施的泛化和地方之间的竞争,使鼓励政策不能很好地区分本国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有潜在竞争力并能带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产品。相应的出口鼓励政策导致的补贴使进口国受惠,并且价格的降低恶化了贸易条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