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5|回复: 0

2018论“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佣资本”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2 11: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资本;劳动;雇佣
  论文摘要:在现代企业中,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不管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不能以的存在来决定未来的状态,也不能以早期资本对劳动的占有效果和雇佣关系而将之永恒化,以此去断定未来形态,否定未来社会中劳动雇佣资本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企业是中的一种典型的组织形式,企业内部的不同参与者在收入分配和控制权上的合约安排,是企业的最显著的特征。在企业内部,某些参与者被称为雇主,而另一些则被称为雇员。雇主对雇员拥有权威,并有权索取剩余收入;而雇员在一定的限度内有服从雇主权威的义务,并挣得固定的薪水,雇佣关系发生在资本与劳动之间。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术语,雇主即是委托人,雇员则是代理人。
  这是大多者认可的典型的“资本雇佣劳动说”。张维迎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以严格的数学假设前提论证了资本雇佣劳动的合理性,其基本理由是:假定个人存在三方面的差异——经营能力、个人资产、风险态度。因为个人在经营能力上存在差异,通过建立一个企业而相互合作对他们也许是件有利可图的事。这是由于在企业中,那些在经营方面具备优势的人可专门从事经营决策,而那些不善经营的人则可专门从事生产活动。那些从事经营活动的成员应该被指定为委托人并有权索取剩余收入,以及监督其他成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主要的“风险制造者”,更主要的是因为他的行动最难监督。因此,他成为了企业家,而那些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则成为工人。而且,在一个消费不可能为负的约束条件下,一个人当企业家的机会与其个人的财产正相关,因而资本雇佣劳动保证了只有合格的人才会被选做企业家;而对一个一无所有、只能靠借入资本当企业家的人而言,成功的收益归己,而失败的损失却推给他人,因而即使没有能力的人也有兴趣碰碰当企业家的运气;此外,易于观察的股本可以作为一种信号手段标示出有关他们经营能力的信息,从而使这种安排节约交易成本。因此,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均衡的结果为:有才能又有资产的人成为“企业家”,有才能而无资产的人成为“职业经理人”,有资产而无才能的人成为“单纯资本者”,既无才能又无资产的人成为“雇佣工人”。资本雇佣劳动是一种能够保证只有合格的人才会被选为企业家(经营者)的机制,相反,如果是劳动雇佣资本,则企业家(经营者)市场上就会被东郭先生所充斥(即是说,太多的无能之辈将从事经营活动)。
  实际上,自马克思起这种看法就占了支配地位,但是对这种现象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马克思指出,“正是非劳动者对这种生产资料的占有,使劳动者变成雇佣工人,使非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在马克思时代,由于资本雇佣劳动的确是一种普遍现象,因而马克思在研究中把它当作基本存在来研究;但是,马克思否认这种现象的合理性,认为只是由于自然因素所限,产生了资本强权。马克思说,“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和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因而当时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早期以及更早时期,资本和劳动之间往往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占有关系。在劳动力买卖以后,劳动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就发生了分离,即劳动者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但劳动本身已被资本家所占有,劳动的产品也必然归资本家所有。于是,商品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家可以任意处置劳动,总要迫使劳动创造的价值远高于劳动力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