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8|回复: 0

2018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2 1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难、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一、成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资金实力弱,自我积累意识差导致内源融资“源头不畅”。
  2.中小企业大多数不规范, 资信情况不透明, 难以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资料, 使机构无法掌握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状况。信息不对称致使商业自然对其贷款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加剧了融资难度。
  3.部分中小企业短期行为倾向严重。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影响了企业的整体信用。
  (二)我国的金融不完善
  1.存在严重的“麦克米伦缺陷”。我国对利率的管制,使得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麦克米伦”缺口。现实中,中小企业往往面临更多的约束性条款, 很难取得长期贷款, 而且其贷款比重明显偏低, 规模明显偏小,利率明显偏高。据显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要求的满足率只有50%左右 。加上对非国有认识上的误区和对“抓大放小”政策的片面理解, 妨碍了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公有制企业信贷市场开拓的积极性,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2.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也没有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间接的综合服务机构。
  (三)政府和方面的原因
  1.缺乏完善的法规的支持保障。一是有关中小企业的法规立法不规范。二是法律执行环境差。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补偿制度尚未形成, 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机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
  2.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融资服务的机构不健全。一是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 二是专门扶植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 三是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辅导体系; 四是高水平、权威性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缓慢,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不健全。
  3.从社会中介的担保功能发挥情况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是担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使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又使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其次是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政府资金一次下拨而没有定期的损失补偿机制和来源,基金风险只得采取简单的分担摊派而不是有效的风险分散。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1.加强内源融资,重视内部积累。根据Myers融资次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选择应该是先内源后外源。从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历程来看,企业融资都有从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更高层次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趋势。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从自身的经营特点还是从外部的体制约束来看,外源融资的都是很大的,短时期内这种情况是难以得到改变的。因此,加强企业的内源融资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建立良好的企业,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自身的融资信誉度,形成双边信誉约束机制。“栽下梧桐树,不愁金凤凰”。通过上述做法,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意味着融资能力的相应提高。
  3.中小企业应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努力克服一些短期心态和近视心里,不断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化,加强经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加强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二)完善金融市场
  1.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出席“微小企业贷款国际研讨会”时指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利率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是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建立一个以央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改革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转变按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贷款的传统观念。
   2.发展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有些银行有了解中小企业信息的优势,那么这些银行就可能更多地向中小企业贷款,现实中,地方中小银行就有这种优势。因此,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三)有效地行使政府职能
  1.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我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使中小企业在就业、技术创新和搞活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和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已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也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 这使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许多实施细则并未颁布,以后还应更加完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2.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中小企业事务。大胆借鉴国外经验, 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 从2003年起, 我国各地政府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局, 为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3.完善社会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确保担保公司得到协作银行、再担保机构的支持。首先是各级政府要在本级预算中编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出预算,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其次是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最后是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制度和自律制度,并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从业证书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政府、银行和企业必须协同努力。首先,政府要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银行改革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快改革,积极为中小企业服务。最后,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困难,企业还要从自身努力做起,不断改善自身区别于大企业的缺陷,提升自身实力。只有以上三个方面很好地协调起来,才能使我国的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参考文献]
  [1]刘丽华. 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 2006,(8).
  [2]张章,顾晓蕾.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局[J].当代经济, 2006,(7).
  [3]张艳宁.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策略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