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0|回复: 0

2018生态建设与相关产业的开发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2 10: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态治理是一个全局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只有生态效益没有效益的生态治理和只有长远利益,没有短期利益的治理模式都很难被群众所接受。因此,生态治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必须着眼于以生态经济带动生态建设,必须用好利益杠杆,找准各种利益的平衡点,与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生态治理要和发展相结合,要在发展中退耕,退耕中发展,发展是退耕的保障。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在退耕还林还草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草业,鼓励各界在创造良好生态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坚持的物质利益原则,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用利益法则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必须立足生态治理本身找效益,立足相关产业的开发找效益。没有效益,温饱未着落的农民不可能饿着肚子承担生态义务,一个地区如果不发展,承担生态义务也难以持久。所以要把国家支持,一家一户种树种草和产业开发、企业介入结合起来,运用新的机制和经济手段,吸引企业参与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草业、林产业、沙产业、生态、生态业、绿色食品业等产业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使企业、农户形成一个利益链条,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一)草业。
 宁南山区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尽管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基本特点:在自然特点方面大多表现为高寒低温,山多坡陡,土壤瘠薄;在社会特点方面大多表现为生活贫困,落后,不便。这些基本特点的客观存在,决定着宁南山区的经济开发规律必须把开发和治理,即治穷和治山、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合乎这一规律,就能取得宁南山区经济开发的成功,违背这一规律,就会造成宁南山区经济开发的失败。建国四十多年来,宁南山区大多地区仍处于经济贫困、生态恶化的状态,就充分说明长期以来的经济开发战略是有问题的。
  纵观过去宁南山区经济开发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甚至毁林毁草,造成连年欠收减产,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二是单纯提倡植树造林,但由于林木成活困难或成长缓慢,造成一部分地方林木长期是“小老头树”状态,群众守着林木受穷。有些地方虽然成林,但群众为谋生致富常乱砍滥伐,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在于的生态效益虽好,但经济效益慢,特别是近期经济效益差,不符合山区经济开发的要求;三是在技术和交通条件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以矿产开采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或地方,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四是畜牧业“靠天而养”,牧草产量低,退化严重。以上种种现象,正是“失误在山”的实质。如何行之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突破口就在于发展草业。其原因在于草业具有多种特殊性能:
 一是多功能。优良牧草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生物固氮,多年生、产量高、更新快等特性,又能作饲料、肥料、燃料、工业原料并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等多种功能。宁南山区的特定生态环境和客观发展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合理、高效的牧生态结构。在这个生态结构中,牧业是商品性的,粮食是自给性的,林草是保护性的,三者密不可分,而发展的突破口应该是草业。我们提出把草业作为突破口,原因在于草业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又是改良土壤增加肥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步骤。从全局看,种草是构成草—畜—肥—粮体系的基础,是农林牧三者之间的纽带。涵养水源,防上水土流失,建立牧业基地和实现粮食稳产增产都要从大量种林草入手。种草符合宁南山区“水热”资源的供需变化规律。通过种草能够把诸方面的矛盾统一起来,把当前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能够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得到实现。在种草方面我们应该把种苜蓿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其原因除苜蓿是一种高蛋白作物,苜蓿草籽创汇前景看好外,还因为苜蓿的耗水系数远低于所有其它作物,而它的生产潜力又远高于其它所有作物。非常难得的是:根深叶茂的苜蓿能够利用全年降水,既使一次少于5毫米的无效降水,也能较好的利用。它的生育全程需水都能较好地与降水季节吻合。发展苜蓿产业,易于被群众接受,收益周期短,在强化农牧结合,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同时,这将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使旱作农业中有限而又宝贵的降水资源化为系统生产力,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二是效益高。草是发展牧、农、林、经、果、蜂、及草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开展种草养畜、草田轮作、林草结合、果草结合、蜂草结合,使发展山区经济,达到生态良性循环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最佳途径。苜蓿草籽国内外饲料市场行情高涨,创汇前景极好。据中国草业协会专家考察认为,我国蛋白饲料紧缺的局面由来已久,每年精饲料供求缺口高达5000万吨,开发以优质蛋白草粉替代粮食的绿色饲料据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牧草产业化已被国内外有识之士视为“绿色黄金”产业。据专家介绍,每亩人工草地可年产5吨鲜草,按鲜干值4∶1计算,可出产1.25吨高蛋白、维生素草粉,相当于750公斤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其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小麦,而且颜色青绿,适口性强。
  按照近几年草粉动态价位的综合分析,粗蛋白含量15%的草粉出厂价为1200元/吨,每上升1个百分点价格相应提高100元,反之则随比例降价。粗蛋白含量为19%的草粉,扣除各种,每吨草粉的净利润可达480元。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草粉年出口额逾10亿美元。我国邻国日本和韩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草粉,加拿大草业集团为改变生产、成本偏高的状况,已在河北冀州创办了一个优质牧草的种植、加工基地,主要生产苜蓿草粉销往日本、韩国。其销售价位为:粗蛋白含量为15%的草粉每吨170美元,粗蛋白含量为30%以上的草粉每吨280美元。从国内市场看,四川省每年至少需要30万吨优质草粉,广东省需要90万吨,而目前我国引进草种、技术、设备的优质草粉生产刚刚起步,草粉年产量不足2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三是易推广。草的适应性强,从干旱带到阴湿地区,从低山丘陵到高寒山区,都有适宜当地生长的当家草种。在技术上,种草比种粮和造林容易,相对投入更低,在群众中容易普及,因而,在山区推广草业是切实可行的。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习惯影响,加上种草技术工作落后,因而不能发挥草业在山区经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使山区处于贫困落后、生态恶化的境地。从这种意义上讲,“实误在山”的实质就是“失误在草”。
仅以海原县为例,如果能够实现人均种紫花苜蓿1亩,则全县种草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27.3%。以目前的苜蓿生产力计算,全县至少可新增羊只饲养量60万只,从而实现全县人均养羊3只的水平,可新增产值3亿元,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至少达到1500元以上,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从王塘村的经验看,切实强化农牧结合,在短期时期内使全县农民实现人均收入2000元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再能使草业形成规模,通过精深加工,打向国内或国际市场,则前景会更加明朗。总之,基于草业的多功能、高效益和易于推行的特性,加之宁南山区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客观发展需求,迫使宁南山区发展草业不能再等待。
 二)林产业。
  林业产业化是林业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总体实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宁南山区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紧紧围绕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经果林建设,调整树种结构,丰富森林资源等第一产业;建立龙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