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关键词:旅游资源信息可视化
论文摘要:当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中流砥柱,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为了对旅游资源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也为了给游客的观光提供相关的数据服务,各旅游景区的管理部门纷纷部署了地理信息系统。如何将旅游资源信息可视化有效实现,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已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旅游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推介不仅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还关系到文化的传播传承,所以对旅游资源推介的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宽带网络效应中我们不是缺乏信息,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怎样更方便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海量的旅游信息从各种传媒渠道扑面而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有价值的信息和娱乐服务会随之而来,富有想象力的信息设计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才是关键。可见,有效组织分类旅游资源信息是前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1旅游资源内涵分类
本文将旅游资源的内涵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另一种是非物质文明的范畴。其中又包括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中有:(1)地文景观(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岩石与矿物、自然灾变遗迹、山岳景观、峡谷景观、火山熔岩、岩溶景观、风沙地貌、丹霞地貌、海岸与岛礁、其它地貌);(2)水域风光(江河、湖泊、瀑布、泉、海洋、其它水体);(3)大气与太空景观(气象、气候、天象奇观、太空景观);(4)生物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卉、观赏动物、表演动物、珍奇动物、自然保护区)。
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军事遗址、古建筑、石窟碑碣、古代工程、陵墓、名人遗址、重要史迹、其它古迹);(2)古典园林(帝王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公共园林);(3)文学艺术(游记、诗词、楹联、题刻、神话传说、书法、绘画、影视、戏曲、音乐、舞蹈);(4)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艺术);(5)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都市、特色城镇、乡村景观);(6)现代设施(现代建筑与大型工程、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娱乐休闲设施);(7)民俗风情(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婚恋、节日庆典、礼仪);(8)饮食与购物(名菜佳肴、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与特色市场、著名店铺)。
在人文旅游资源中,旅游区的史迹、文学艺术、宗教活动、民俗风情可以看作是非物质文明的旅游资源。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的旅游资源所需要的不同传播方式,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之一。
2可视化的实现类型
旅游信息总体上包括景点概况、人文特色、景区环境、气候特征、景区设施、线路选择等等,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外发布,同时显示文字、符号、地图、图像和声音等,形成为游客服务的可视化信息系统。
可视化的实现又分为二维的和三维的两个类型。部分信息用二维的方式体现能够更加直接更加经济。文字,静态的和动态的图像都是有效的二维表现方式。动态图像可以包括景区浏览录像片,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生活等等,尤其是非物质文明旅游资源的部分。
现在我们所见的一些正规的旅游景区网站,在二维信息传播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可以在各个栏目找到游览地点,住宿,门票,特产,路线推荐等等相关信息。但是千篇一律的旅游网站打开以后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景区规模,景点分布特征,实时客流量,和气候状况。这一点需要做更加深化的可视化服务,不得不用到三维整体的信息导航。
信息需要用三维的方式来体现,最直接的方式和核心技术就是景区模型的创建。具体步骤为:利用航空摄影、地面摄影、实地测绘等方法进行景区自然、人文景观的三维数据采集,利用建模软件,把旅游景区的人文景观所包括的建筑物、小品等作为三维对象进行建模、纹理映射、灯光投影及渲染。主体部分采用较为全面的三维建模方式,地图,遥感图像,配合照相采样,和3dsmax建模贴图的方式。非主体部分可使用图像拼合的方法形成虚拟三维空间。内容上包括:地质体模型创建、建筑物模型创建、地面路网要素模型创建、地形要素模型创建、植物景观的制作、路径三维动画等辅助制作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