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9|回复: 0

2018产业特性与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1 2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合理性依据及利益源泉,一是比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可以解释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国别结构和分工强度,但却不足以解释其微观生产组织模式的选择问题。学者们多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来分析跨国公司复杂一体化战略以及一体化和外包的选择战略。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将研究对象深入到产品内部,突破和完善了贸易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
  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一体化;外包;微观生产组织模式
  
  一、引言
  
  国际分工既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动因,也是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作用的最核心基础。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推进以及全球市场的融合,国际分工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发展,产品制造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或环节或价值片段被分散化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成了以工序、环节或价值片段为对象的产品内国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这种新的国际分工现象吸引了很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成为目前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课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研究大量出现,许多学者分别以不同术语来概括这一崭新的经济现象。(注:如“分散化生产”(Fragmented Production)、 “分割价值链”(Slicing up the Value Chain)、“万花筒式比较优势”(Kaleidoscope Comparative Advantage)、“非本地化”(Delocalization)、“生产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和“贸易一体化”(Integration of Trade)、“全球商品链” 或“全球价值链”(Global Commodity/Value Chain)、“国际生产共享”(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外包”(outsouring)和“中间品贸易”(Intra-mediate Trade)等术语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及相关问题。本文会交替使用这些术语。)
  卢峰(2004)8是国内较早关注和引进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的学者,他指出:“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其中的“产品”指最终产品或资本品,“生产过程”既可以比较狭义地理解为包括若干加工工序环节的制造过程,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从原材料到消费者”,包含产品设计、品牌管理、制造、物流等环节的大“生产”概念。Hummels 等(1998)指出,“垂直专业化”的生产贸易方式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最终产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阶段的生产;第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参与生产过程并在不同阶段实现价值增值;第三,至少有一个国家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投入品,由此得到的产出除用于国内消费与投资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出口。两者相比,Hummel等的定义更为严格,本文采用卢峰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较宽泛定义。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础
  
  (一)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
  目前,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研究并没有脱离标准贸易理论的框架。从现有文献看,产品内国际分工发生的基础和动因,基本上可以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
  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合理性依据及利益源泉,一是比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由于产品生产不同工序区段要素投入品比例存在差异,产品内分工能够通过利用不同国家在不同要素的比较优势效应带来利益;由于产品生产不同工序区段有效产量规模存在差异,产品内分工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带来利益。比较优势因素对国际分工影响具有方向性,对产品内分工的国别分布结构具有解释作用,而规模经济因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同时,卢锋(2004)39也指出不同产业和产品发生工序型国际分工的相对强度或密集度主要由五个因素决定:生产过程不同工序环节空间可分离性、不同生产工序要素投入比例差异度、不同生产区段有效规模差异度、产品及其零部件单位价值运输成本大小、跨境生产活动的交易成本。Jones 等(1990)也认为推动生产过程分散化进程的两个因素,一是比较优势因素,二是规模报酬递增因素。Ishii等(1997)也认为产品内国际分工由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两方面决定,前者决定了不同阶段国别分工结构,后者强化了这种分工。
  (二)其它推动因素
  除了上述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等,还有一些因素会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和中间品贸易产生影响,如技术进步、运输和通讯成本下降、关税等贸易壁垒的削减等。Hummels 等 (2001)将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增长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是运输和通讯技术进步,二是贸易壁垒降低。Jones等(2001) 强调了服务联系成本(service link)对于展开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并认为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服务联系成本的下降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推动力量。Jones等(2005)认为随着服务联系成本的降低和经济增长,生产分散化和外包是必然趋势。市场规模或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分散化和外包程度,服务联系成本的降低推动了生产分散化和外包的发展。Cheng 等(2001)认为FDI自由化以及贸易壁垒的降低也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卢峰(2004)53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视角分析了产品内分工的推动因素,其中技术进步包括运输成本下降、信息交流成本下降、生产模式的改进,制度变迁包括贸易自由化改革、发达国家鼓励海外加工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鼓励出口加工贸易政策等。
  
  三、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微观生产组织模式选择研究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微观机制和全球资源的配置方式。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虽然可以解释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国别结构和分工强度,但却不足以解释其微观生产组织模式的选择问题(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给贸易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即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模式问题,为了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相区别,称之为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新新贸易理论集中研究单个企业的选择,研究的中心为两个问题:一是国际进入决策,即企业对国内生产、出口和直接投资的选择问题;二是国际化决策,即企业对一体化和外包的选择问题。)。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跨国公司为获得某种中间投入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在一体化企业内部自己生产,也可以外包。公司内部生产可以在国内进行,也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并进行公司内部贸易。外包则包括通过契约获得某种特定投入与通过现货市场交易购买某种普通投入两种情况,同样,外包可以是国内外包,也可以是国际外包。跨国公司对生产组织模式的不同选择也决定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结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