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比较优势与第三产业价值的创造实现
返回列表
查看:
872
|
回复:
0
2018比较优势与第三产业价值的创造实现
[复制链接]
2975745
2975745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1 18: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比较优势与第三产业价值的创造实现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从1992年底到2005年13年间,第三产业增加了进7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4.3%增加到2005年的39.9%(钱小华,2008)。正是这样一种快速的发展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围绕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这一议题,理论界展开了一番论战。最终,认为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学者似乎占据了上风,他们通过不同的解释来论证第三产业确实创造价值,这些解释归结起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通过扩大生产劳动的外延来解释第三产业所包含的各种劳动,这种解释是目前比较主流的一种解释。谷书堂(1993)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将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的定义从单纯的生产性劳动扩大到了由其生产的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所体现的或支出的劳动量。显然,这样一来,第三产业创造价值就是一个合理的结论了。
第二,认为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是工业与农业时代的事情,现在生产劳动来衡量是否创造价值已经不够了。关于这个方面晏智杰(2003)、邹东涛(2003)等都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用劳动价值的原有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有的新情况了。
以上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并且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则希望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试图从第三产业劳动者的比较优势出发论证第三产业确实创造价值,并探讨第三产业价值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而说明劳动价值使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的。
二、社会分工、比较优势与第三产业形成
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实行分离,正是由于分工产生了物品的剩余、私有从而使得交易成为可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时,手工业还包含在农业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之中分离出来了,成为一个专业化的领域。毋庸置疑,两次大分工使得生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分工的外延不断扩大,内容不断细化,生产力同样也高速发展。因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第三产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这个结论在1998年就曾被钱伯海提出过,他将其他产业发展看成是在第三产业的前提下的发展,从而认定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第三产业究竟创造多少价值、是怎样实现的,其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笔者想要说明的是第三产业服务的比较优势与其产生和价值创造、实现的过程。
回到我们社会分工的历史上,第一次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形成似乎都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这里绝对优势是亚当斯密关于国际贸易领域提出的一个名词,其含义是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比如说,A国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能生产150吨葡萄酒,在同一时间段内B国智能生成100吨,我们就说A国相对于B国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有些人比另外一部分人更擅长打猎,最常见的是由于性别差异所导致的分工,这是一种绝对优势。同样的,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也是由于有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更擅长制衣等工作,这次分工也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的。
但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第三产业中某些劳动分工的产生并非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相对优势的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最初出自李嘉图对国际贸易的研究,笔者发现把其运用到第三产业中行业与其他行业中的分析中也是同样合理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假定A与B最初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个体,事先也没有受过任何的职业训练,现在有两个岗位可供选择,一个是餐馆的服务员,一个事纺织厂的工人,假定纺织厂工人与参观的服务员最初的试用期工资是一样的(不考虑以后的工资变动),岗位都要通过试用来确定聘用的人员。如果说A做服务员比B做服务员更受顾客欢迎,做纺织厂工人时比B也做得更好,在这种情形下,A相对于B在两个职位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察其相对优势了。我们可以设想虽然A在服务员职位上比B要受欢迎,其并不明显带来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偶尔一天A请假,餐馆的生意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另一方面,A在纺织厂工人的职位上每小时能比B多生产出10个纱锭,如果一天按八小时工作制来计算,A与B的生产效率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当A与B分别代表一个群体时,通过累积效应就更能看出这其中的巨大差别。那么我们就说B相对于A在服务员的职位上具有相对优势,因此,B应当去做服务员而A应该去做纺织厂工人。这样一来,社会分工产生了第三产业,并且通过 作文 http:///zuowen/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