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9|回复: 0

陆机作《辩亡论》评江东兴亡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45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8Rank: 8

积分
455322
发表于 2017-6-15 13: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蜀吴三国之中,指出「因为国内晚期没有人才而导致国破家亡」,首推东吴陆机。
评论江东兴亡,陆机写下《辩亡论》上下两篇。
最初,孙坚「慷慨下国,电发荆南」,所以横扫天下,「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孙策「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然后孙权「谋无遗算,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把孙氏父子三人吹捧得英明神武,算是江表奠基的崛起。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江东盖多士」所以「异人辐辏,猛士如林」,成就建设的黄金时期。
再来是开国立功:曹操「率百万之师」却被「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仅派江东偏师就很惊人,要是孙权率领正军,效果更强。),然而刘备「率巴、汉之民」东征,结果被「挫之西陵,覆师败绩」。所以「二邦之将,丧气摧锋,势衄财匮。」,然后「魏人请好,汉氏乞盟」,等于是曹魏及蜀汉均向孙权乞求友好同盟。
后来幼主继位,孙亮及孙休都是「守文之良主」,虽然比不上孙坚、孙策及孙权,但是因为「典刑未灭,故老犹存」也就是制度及老臣还在,「元首虽病,股肱犹良」,领导不才,还有辅臣。可是最后「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志,皇家有土崩之衅」,人才都死光,国家也差不多滨临灭亡。
这里却有意隐暪人材丧失的真正原因,即「群公既丧」的主因。前三孙(孙坚、孙策、孙权)到后三孙(孙亮、孙休、孙皓)的转折点,中间漏掉影响东吴国运的最大事变,即「二宫之争」。因为这些江表诸公的精英不是因年老而凋零,而是因为斗争而内耗。孙权晚年的二宫之争,党争互陷,上到皇族亲王,下到文臣武将,狗咬狗式的政治斗争,损失比战争还严重。导致孙权在「二宫之争」所死伤的文臣武将,比曹操在「赤壁之战」所丧失的有名有姓之人,还要多更多。
晋军在太康之役的兵卒比不上曹操及刘备时候的猛将,而「险阻之利俄然未改」,仍享地利,但是为何前面可击败曹操及刘备的强兵劲卒,后来却不能抵抗晋军兵卒呢?「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这是因为亡国之才不如开国之才,也就是江东后来没有人才。
尤其是江东「地方几万里,带甲将百万」而且「东负沧海,西阻险塞,长江制其区宇,峻山带其封域」加上「忠臣竞尽其谋,志士咸得肆力」,地利兼顾人和,「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术,敦率遗宪,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表示纵使普通「中才」的人也能守成,可惜的是后来江东连「中才」都不可求,仅剩「愚才」只能坐以待毙。
虽「吴、蜀唇齿之国」,但是因「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阨流迅,水有惊波之艰。」所以江东反而占有地利。只需「以偏师三万,北据东坑,深沟高垒,案甲养威。」刘备纵使「锐师百万」也得「虏踠迹待戮,而不敢北窥生路,强寇败绩宵遁,丧师大半。」这也是「守险之由人,吴之兴也」、「及其亡也,恃险而已」。地利增益于吴,亦反担误于吴。
若是「安与众同庆,则其危不可得也;危与下共患,则其难不足恤也。」就能长治久安,但美中不足之处,可惜江东末叶,上有昏君暴政于民,下又无人才善待治国,否则也不会国破家亡。
陆机详析「吴之所以兴,及其所以亡」,但却未能力挽狂澜,这正是「养由基射能穿札,不止鄢陵之奔;陆机识能辨亡,无救河桥之败」,养才用人岂是孤臣独力可回天?因为人材的培养或用人举才不是小小为臣的责任,纵使人臣知晓国内没有人才,但用人的责任仍在君王。这也是孙坚、孙策及孙权建国之兴,亦为孙亮、孙休及孙皓灭邦之亡。
江东兴盛正因人才鼎盛,败亡亦由人才凋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