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4|回复: 0

2018***共权力的异化及其改进的路径选择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4 11: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文章以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视角考察了政治学语境下公共权力异化的成因:民众将自己自然拥有的公共权力委托给国家、政府实施,而国家、政府有没有按照公共权力委托人的意愿办事,采取了不当代理甚至不法代理的行为,从而导致了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失灵下异化行为的产生;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路径选择,包括建设刚性的制度以及打造诚信的政府。
  【关键词】公共权力;异化;委托;代理  公共权力的异化是指公共权力的运行及结果与其本应有的性质相背离。公共权力的产生反映着公众希看借助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良好愿看,但当公共权力运行脱离法定轨道,出现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时,公共权力就损害了公共利益,这种公共权力就变成了异质的公共权力。主要表现为:公共权力的代理者获得公共权力的使用权却没有有效地使用公共权力,造成公共权力资源的流失以及权力***行为。[1]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权力的异化就是***。当今学界为了克服***对社会政治经济运行产生的消极影响,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似乎尚未对***和成因形成一个可推广的和无可辩驳的结论。笔者以为,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理论依据和分析视角,于是试图用以委托人——代理人模式为基础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的成因作探索性的剖析。
  委托——代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的模型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已经应用到经济学的很多方面,如税收、就业、货币政策等,国内更是把这一理论用在现今的国企改革上。但将委托——代理理论付诸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现实解读,可供鉴戒的资料还是很有限的。笔者以为,对公共权力异化现象的分析,只有从民众、国家与政府这三位一体的关系中往把握,才能真正揭示出民众将自己自然拥有的公共权力委托给国家、政府实施,而国家、政府有没有按照公共权力委托人的意愿办事,采取了不当代理甚至不法代理的行为,从而导致了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失灵下的***题目产生。
  一、公共权力的异化:委托—代理机制运行的失灵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就是委托——代理关系。这是由一方(委托人)委托另一方(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而委托——代理理论就是研究这种关系及其制度构建的理论。
  现代国家的***制度大多为代议***制,在这种制度下,委托——代理机制经过两道程序完成,即由公民将权力委托给国家,再由国家委托给各级政府。社会中的的每个人总会将各自享有的私有权力一部分置于公共领域中,所有这部分置于公共领域中的私人权利,需要委托给一个机构或个人来实施并保证获利,这个机构或个人就因而获得了所有广大民众委托的公共权力,一般而言,这个机构就是政府。[2]在现代的政府理论中,政府公职职员是作为被委托的代理人角色存在的。“委托人”的说法表明了政府相对于社会公众的从属性,它旨在说明:政府仅仅是公众为达成自身利益的选择性设计,而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施恩者,其行事与作为能力不是自然的,政府不能与民争权、与民争事、与民争利,更不能假公济私、贪赃枉法。“代理人”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着政府理念的深刻变革,同时,也体现着政府公职职员的行为路向。
  固然政府和公众之间存在代理人和委托人关系,但委托——代理关系的理想设计与实际结果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差距,事实上也不排除两者之间存在着不断搏弈的过程。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如下情况: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与利益一致或不一致,双方信息不对称、契约的不完全性、双方责任不对等,那么,代理人的活动将可能影响到委托人的利益,并且代理人的活动最后引起的责任(或损失)将有可能由委托人来承担。在现实中,公众的确承担了过多的由政府造成的不良后果甚至是灾难性后果。这是由于:首先,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和利益不一致。行使公共权力的有关部分及其具体官员并不像传统政治学中以为的那样是公共利益的自然维护者,而是受自身利益驱动的人,有自己的欲看和需要。当官员的目标和公众的目标发生冲突时,代理人往往很可能选择损害公共利益、国家或政府利益而维护个人利益。在国家治理中,又没有任何“看不见的手来自动地促使个人行为服从公共的利益”。[3]因此,要求代理人一心一意致力于公益,反而显得有点“强人所难”;其次,契约的不完全性。代理人践约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存在着突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素,从而导致委托代理双方签订的合同契约带有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契约的不完全性为代理人拥有大量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公道性,为其采取机会主义做法提供了便利的空间;再次,是信息的不对称。政治代理人是信息的上风者,他们拥有一些为政治委托人所不知的信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动细节并不了解或保持着“理性的无知”,代理人极易产生侥幸心理,一旦有可能就试图破坏规则、钻空子和投机取巧,政府很可能变成为私人利益的场所。正是由于种种不良因素的存在,以及作为分散个体的委托人的监视上的弱势处境,使得委托——代理机制运转失灵,政府提供的行政产品即公共服务无论在数目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达到预期的代理效果,偏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尤其是代理人的报酬不与其行为后果挂钩时,代理人就会以追求最少的劳动和要素投进来获取相对高的代理报酬。代理人一方面可以无穷地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另一方面代理人可以用职权干自己愿意的一切事情,包括偷懒、办事拖拉、推诿责任、追求享受和贪污***等等的普遍渎职行为,公共权力因此而逐渐异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