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3|回复: 0

2018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高校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3 10: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高校
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创新人才培养就愈显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创新人才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解决创新问题、提升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家庭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土壤,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既需要高校的规范培养,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构建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意义深远。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概述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科尼斯格根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该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诞生的标志。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认为心理不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更是复杂的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建构论认为,外部的社会建构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内在的心理活动。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包含了四个层次,作为思想基础的批判,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媒介的话语,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核心的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学科研究中具体体现的互动。
  第一,批判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想基础,强调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个人对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过程的描述、解释、说明的过程都是建构的过程。
  第二,话语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阐释人类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话语描述者自己)的描述和解释。话语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因此,一切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第三,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主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话、冲突、协商等社会性过程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摒弃对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研究。
  第四,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动来实现。社会互动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心地位。
  三、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批判、话语、建构说明了心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说明了社会借助于话语实现对心理的建构 ,说明了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互动是对批判、话语、建构的进一步深入,互动将心理学的研究重心由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转向个体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互动过程。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决定于高校和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对话、建构、沟通和互动。
  1、建构思维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
  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应本着批判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应凸显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对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的前提下,丰富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进行。如创新创业项目、创新游戏、创新竞赛、创新电影赏析、创新图片展示、创新月活动等等,引导高校大学生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到高校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
  高校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过程中,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中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坚强健康的心理。
  2、建构思维下家庭的创新人才培养
  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促进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大学生大都是从各个中学选拔出来的佼佼者,进入大学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在生理层面虽然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创新,很多大学生还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不仅要学习更高难度的文化知识,更要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和思维进行学习。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更希望获得来自家庭、父母、亲人的指导和帮助。在和家长的对话、沟通、互动中,大学生们感受着来自家庭的支持和温暖,能够有效地逐渐适应大学的环境,并在不断的适应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不断培养创新的意识,提升创新的水平。
  3、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动态、变化的前提,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进行。
  现代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所谓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因此,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也一定要在变化、动态的前提下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就不能是单一的,直线型的。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有违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的核心的。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指导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家庭与学校和谐合作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需要。
  正是因为大学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才更需要我们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维面对和处理实际发生的问题。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创新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由此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开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