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7|回复: 0

2018舌尖上的理学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3 09: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舌尖上的理学
宋人熊禾写过: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此句将孔子(夫子)和朱熹(文公)并举,把朱熹理学思想推崇到了千载圣贤的地位。这样一个坐在神坛高大上的朱熹总令人感觉高不可攀,亲近不起来,和我们在诗里读到的他很不相若。
  记忆里,朱熹写下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充满了闲雅怡情,即便是课本里写着那花团锦簇的春天亦被他赋予了深刻哲理,我们读来感受到的首先还是轻快流丽的愉悦,让人甘之如饴。所谓集大成的教育家,不正应是能把艰涩深晦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的人吗?因此我认为,朱熹给人的感觉,不应该只是庙堂里的端严古板,或许他还有许多的面貌未被探知。幸好前年去武夷山时,访了他的武夷精舍,才对于书本之外的朱熹有了更多的了解。山明水净的武夷有一水九曲的绮丽深秀,精舍就建在九曲溪的五曲北岸。在这里,朱熹著书讲学,完成了他毕生的理想,这里也因为他而被世人称为道南理窟。然而,对我而言,那次访学的最大收获,不只是看到了众人口中千年圣贤的朱子,更是窥见了生活中同样充满烟火气息的朱熹。
  或许是和幼年生活清贫有关,朱熹一生简朴,有客来访时,多是以当地的时蔬款待。不过,虽然每日不过是一些粗茶淡饭,但是朱熹家的餐桌上搭配的荤素甜咸却很是讲究。
  根据武夷山一带的习俗,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的宴席上必有一道主菜红烧蹄膀,但是这道菜偏油腻,许多人并不喜欢。朱熹在自家的家宴中就将这道菜换成了他自己创制的一道菜,也就是后来人们口中的文公菜。
  最初这道菜被朱熹称为什样锦。以精肉泥加上饼干粉和荸荠做成的丸子,是这道菜的主料,然后将鸡蛋烙成薄片饼,佐以水发的扁豆来垫底,在每一个丸子下面都垫上一片薄薄猪肉片、鸡蛋饼、香菇、笋丝等,之后层层摆放堆成塔形,在最上面放上一颗大枣,撒上菜丝,放在蒸笼之中蒸熟即可上桌。红枣暗含早日高中之意,因朱熹18岁中乡贡、19岁取进士,武夷山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这般优秀,因此这道菜很快就被敬重他的乡邻们普及成了年节必备菜肴,后来还成了为赶考的秀才饯行时必吃的彩头菜。除文公菜之外,还有一桌盛宴是朱熹传下的。至今武夷山一代待客依然沿用着朱熹的八卦宴,席中菜肴,正中为太极图案造型的一盘主菜,四周分别环绕着与干、坤、震、巽、艮、坎、离、兑八方对应的一道既有武夷山特色,也蕴含卦象的菜肴,一眼看去宛如一幅八卦图,
  令人叫绝。
  不到武夷,不能了解饮食烟火之中的朱熹。吃了文公菜,尝过八卦宴,我才对他的有教无类、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就像朱熹在《武夷棹歌》中写道的: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他自比为林中客,在往来竹筏的欸乃声中,怀着虔诚之心寻觅着万古理学之道。
  八百多年的光阴流转,青山相对,欸乃依旧,人间的烟火依然为文公菜、八卦宴而点燃,教育从来不只是讲一些所谓的大道理,它也可以藉由着舌尖的五味抵达内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