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3|回复: 0

2018巧用教学模式,学习程序设计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9 21: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本文在课程整公道论和任务驱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高中程序设计教学大纲,巧妙地把“提问-引导-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到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目的是充分借助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从而不断地进步程序设计能力和增强程序优化的意识。
关键字:“提问-引导-探究性” 程序设计 循环语句 网络教学资源 程序优化
一 引言
(一)题目的提出
由于学生刚接触程序设计,很难把数学知识融进到循环结构的运用中,通常在学习中对书本上提供的程序轻易理解,但只要把条件和要求略加变更或者在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题目,这时学生表现为应变能力低,编程实现也就有点困难。
(二)解决题目的思路
思维是活跃的,程序是变化的,程序设计不能僵化于一种讲授模式,重在“启发引导”,就是呈现层次分明的“提问”内容,再结合题目的具体实际,因势利导,终极“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究”完成任务。实践证实,充分运用“提问-引导-探究性”教学模式来加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引导,是进步程序设计能力与解决实际题目的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 实践
在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整合的今天,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研究探索的引导者。除了引导式的展示不同阶段学生思考的不同题目、提供必要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之外,还要指导学生依托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拓展式、开放性的学习。在循环结构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提问-引导-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提出层次性的题目,从而实现引导变通,这时,师生一起进进"聊天室"进行知识问答、交流谈心、专题探讨等活动(这种聊天式的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学习新知,培养技能,进步汉字输进速度。具体实施如下:
(一)改变语句中的变量,加强语句的理解与应用
在程序设计的初始阶段,学生对某些语句的功能还不甚了解的实际,求和求积等基本题目进手,在及时纠正初编程序时所出现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基础上,引导对已编程序的某些语句或语句中的某些变量作力所能及的变通,以加强对语句的理解与应用的基本功。
呈现“求S=1 2 … 50”的例子:
Program cbh1;
var
t,s:integer;
Begin
s:=0;
for t:=1 to 50 do
s:=s t;
writeln('S=',s);
readln
End.
要求学生关注以下三个题目:
1、循环中的循环变量是什么,其初值、终值分别为多少?
2、放累加和的变量是什么?每次的累加项是什么?
3、请留意累加项和累加和的值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上机调试、分组讨论、结合网络资源,师生问答等方式来完成。学生解答这三个题目的过程,实在是对所学的变量、循环等概念的进一步理解、说明和回纳的思维过程。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对程序的每个语句的功能清楚了。为了加深对赋值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的理解,在这一简单程序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做以下变化练习:
1、S =1+1/2+1/3+……+1/50
2、S =20 +21 +22 +……+210
3、S =1×2+2×3+3×4+……+99×100
4、S =10!=10*9*8*……*2*1
这种一题多变,一例多用的练习使学生从单纯的模仿阶段,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比、联系和想象,过渡到独立应用所学的概念和规则,灵活地、举一反三地、独创性解决题目,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在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创新性方面都有所进步。通过以上一系列角度不同的变通,学生对每一个语句的熟悉深刻了,对语句中每一个变量的确定谨慎了。
引导对语句变量的改变,必须目的明确,同时,变化还要留意控制难度,先易后难,逐步深进,把引导与示范,引导与评价,引导与纠错有机结合起来。
(二)采用不同的程序设计方法,进一步熟悉语句与程序结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