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2|回复: 0

2018骨科手术患者俯卧位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善策略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21: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后,常常会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释,就是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精神活动、人格、人际交往和事物认知方面的障碍[1]。虽然这种症状会在患者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消失,但同样会降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关注[2]。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俯卧和仰卧两种体位下的全麻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观察后发现,仰卧体位下全麻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且恢复更快,现做如下报道。  [本文由WWw. 提供,专业代写毕业论文和教学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作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完全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脏器病变者;精神意识障碍或沟通交流障碍者;既往有脑血管意外史者;ASA分级高于Ⅱ级者与心功能分级高于Ⅱ级者;长期服用镇痛、镇静类药物者。根据患者的麻醉手术体位,将其划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每组20例。分组后仰卧位组患者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56.84.2)岁,男11例,女9例,ASA分级标准评价为Ⅰ级者7例,为Ⅱ级者13例,心功能分级为Ⅰ级者8例,为Ⅱ级者12例,骨科手术种类包括脊柱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俯卧位组患者最小年龄40,最大年龄70岁,平均(56.74.8)岁,男12例,女8例,ASA分级标准评价为Ⅰ级者8例,为Ⅱ级者12例,心功能分级为Ⅰ级者9例,为Ⅱ级者11例,骨科手术种类同样包括脊柱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男女性别构成比例、年龄、ASA分级、心功能分级以及手术种类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在手术的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引导他们完成各项必要的检查,并告知他们麻醉的基本方法、风险与注意事项,提高他们对麻醉的科学认识,指导患者签署麻醉同意书,对患者进行第一次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
  在麻醉前12 h,告知患者禁食,麻醉前8 h,告知患者禁饮,入室前30 min,对患者肌注0.1 g苯巴比妥与0.3 mg东莨菪碱。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上肢静脉通道,静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补液,装置好监测设备,对患者的无创血压、心电活动、脉搏血氧饱和度、BIS(麻醉深度)值等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记录,然后给予患者0.8 mg/kg卡肌宁,0.5 g/kg舒芬太尼,2 mg/kg丙泊酚,0.05 mg/kg咪达唑仑,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插管完成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参数调整为空气混合氧气流量2 L/min,吸呼比为(I:E)=1:2,潮气量(Tidal volume, TV)为8 mL/kg,呼吸频率为12次/min。对患者PetCO2进行监测,并在手术过程当中将患者PetCO2维持在30~45 mm Hg。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的麻醉维持全部依靠静脉麻醉,按照每小时4~5 mg/kg的用药量,对患者静脉输入丙泊酚,并按照每分钟0.1~0.4 g/kg的用药量,对患者静脉输入丙泊酚。手术进程中,根据需要对患者间断性的追加舒芬太尼、卡肌宁等药物,以全程保持良好的麻醉效果。全程注意患者的BIS值变化情况,并将其维持在40~50,并注意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情况。
  手术完成后,将患者送入恢复室,确保患者能够平稳安全的过度,等到患者的肌力与意识恢复后,再将患者气管导管拔出,通过面罩向患者供氧。拔管后为了能够维持患者镇静,采用0.3 mg拮抗咪达唑仑对患者静脉给药,并采用静脉镇痛泵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1.3.1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
  10 min、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0 min这5个时间点观察记录患者的HR、SpO2、MAP。
  1.3.2 分别于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72 h以及出院前釆用认知功能评分(MMSE)对患者进行评价,并记录数值。并以术后6 h这个时间点的评分为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POC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低于27分确定为认知功能障碍),计算两组患者各自的POCD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R、SpO2、MAP比较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0 min、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0 min这5个时间点的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0 min这4个时间点的MAP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仅在插管后10 min这个时间点的MAP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观察对比 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在术后均发生了术后认知障碍,但俯卧位组患者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更高,恢复也更慢。术后6 h俯卧位组患者有7例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27分,即有7例患者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35.00%;仰卧位组患者有2例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27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00%。仰卧位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俯卧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4.85,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技术与临床理念的进步与发展,提升了外科手术与麻醉技术水平,为了消除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的疼痛感,让患者在更加稳定、安静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很多的手术都需要通过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3]。从当前的临床实践情况来看,全麻的方式主要有3种,全吸入式麻醉、全静脉麻醉、复合麻醉(即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复合使用)[4]。相比于早期的麻醉方式,如今的临床全身麻醉越来越多元化、安全化、快捷化[5]。在临床全身麻醉的药物选择方面,主要是趋向于安全性高、毒性小、见效快、使用方便的药物,目前真正较为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盐酸瑞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静脉麻醉,还有主要用于吸入麻醉的药物常见有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等[6]。
  与吸入式麻醉或复合式麻醉相比,全静脉麻醉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诱导无疼痛;二是由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