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1|回复: 0

2018陈福来治疗脂肪肝经验总结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21: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肪肝是由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等多种因素引起、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一种病理综合征。脂肪性肝病现已取代病毒性肝炎而成为全球性第一大肝病[1],目前现代医学对脂肪肝尚无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近年来,中医药在脂肪肝的证候规律研究、辨证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不少进展,临床治疗脂肪肝也获得满意疗效[2]。  陈福来主任医师是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0余载。陈老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对脂肪肝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抄方学习,受益颇多。现将陈老临床诊疗脂肪肝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1 临床经验  1.1 辨证思路  根据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可将其归为中医学肝积肝癖胁痛肥气痞满等范畴。陈老认为,脂肪肝的病位在肝,脾虚肝郁是其发病基础,痰、湿、瘀是其病理因素,但脾虚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前人多有论述。《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张氏医通》云: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湿热伤脾。《温热经纬》云:盖太饱则脾困,过逸则脾滞,脾气滞而少健运,则饮停湿聚矣。《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有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之说,《医方论》更提出人非脾胃无以养生,饮食不节病即随之的观点。因此,陈老认为,脂肪肝多为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或劳逸失常等,损伤脾胃,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脂浊痰湿内生,相互交结,留滞于肝;同时,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肝病传脾,进一步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两者互为因果,进一步加重病情的进展。  1.2 治疗原则  张仲景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强调肝病治脾的重要性,告诫切勿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近代医家张锡纯亦主张欲治肝病,原当升降脾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进一步指出从脾论治肝病的观点。根据脂肪肝的肝脾同病、脾虚为本辨证思路,陈老临证强调从脾论治、治脾为先原则,确立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为治疗大法。多以健脾助运为先,配伍疏肝理气、化痰泄浊,佐以活血化瘀、清热化湿等,从而达到脾气健运、肝木得疏、痰湿化、积滞消,脂肪代谢恢复正常的目的,即张元素所谓养正则积自除,脾健则四旁皆运,运则气血流通,其积自消。  1.3 遣方用药  基于上述认识,陈老临床处方常用党参、白术、茯苓、黄精、法半夏、陈皮、柴胡、香附、泽泻、决明子、山楂、荷叶、丹参等为主加减治疗脂肪肝。其中党参、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等健脾祛湿,黄精补益脾气;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尤长于消化油腻肉食积滞;决明子功善清肝除痰;泽泻利湿泄浊;荷叶芳香化浊;丹参活血祛瘀。辨证加减:湿热偏盛者可加茵陈、黄芩,肝区疼痛者加延胡索、白芍,食少纳呆者加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嗜酒者加葛根,转氨酶升高者加五味子、垂盆草等。另外,陈老亦注重患者日常调理,要求饮食清淡、控制饮酒、适当运动等。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2014年5月26日初诊。4年前体检发现脂肪肝、无不适,近半年感右胁肋胀满、隐痛不适,伴疲倦乏力,食欲一般,大便偏溏,舌淡红,苔薄腻,脉滑弦。B超示:脂肪肝。肝功能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8.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3.8 U/L,谷氨酰转移酶83.9 mol/L,总胆红素14.7 mol/L。血脂分析:总胆固醇5.3 mmol/L,三酰甘油1.85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1 mmol/L。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脾虚肝郁、痰湿蕴积。治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处方: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0 g,黄精10 g,法半夏10 g,陈皮6 g,柴胡10 g,香附10 g,郁金10 g,泽泻15 g,山楂20 g,荷叶20 g,丹参20 g,垂盆草50 g,五味子6 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7剂后,患者自觉诸症有所好转,守方加减治疗3个月,复查正常。嘱患者停药后注意日常调理。  按:肝脾同居中焦。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土壅木郁,酿生痰湿,阻塞肝络,肝失疏泄,致脂浊痰湿内生而形成脂肪肝。因此,脾虚肝郁、痰湿内蕴为基本病机。上述病例因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之品,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脂由痰化,膏脂痰浊蕴结于肝而发为本病。脾失运化、肝气不疏,故见疲倦乏力、食欲一般、便溏、胁肋胀满、隐痛、苔腻、脉弦滑等症,证属脾虚肝郁、痰湿内蕴,治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根据病情辨证加减,使脾气健运、肝气条畅,从而诸症好转,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9):652-655.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4):276-2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