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认识抗组胺药及其副作用
返回列表
查看:
342
|
回复:
0
2018认识抗组胺药及其副作用
[复制链接]
8889939
8889939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8 18: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认识组胺与抗组胺药
组胺又称组织胺,是一种自体活性物质,在体内由组氨酸脱羧基而成,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当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这些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与组胺受体结合而产生过敏效应。
组胺受体是指与组胺亲合后又产生一系列组胺效应的受体。分为三种类型,即组胺1 受体(H1)和组胺2 受体(H2),以及新发现的H3 受体。与过敏反应有关的主要是H1受体。H1 受体多分布于毛细血管、支气管、肠道平滑肌上,当组胺与H1 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伴随的瘙痒、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效应,以及荨麻症所有的病理表现,如红斑、风团、瘙痒等。这些过敏效应可被传统的抗组胺药阻断和拮抗。其药理作用是它与组胺竞争致敏细胞上的组胺1受体(H1),使组胺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过敏反应。这类药物称之为抗组胺药。
常用的抗组胺药有哪些
临床上将抗组胺药分为两类,即H1 受体拮抗剂和H2 受体拮抗剂,前者主要用于抗过敏,后者主要用于抗溃疡。在临床上抗过敏以Hl 受体拮抗剂应用最广。目前,将抗组胺Hl 受体拮抗剂分为三代。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20 世纪80 年代前为第一代,包括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更)、氯苯那敏(扑尔敏、氯苯吡胺、氯屈米通)、去氯羟嗪(抗敏嗪)、赛庚啶、氯苯甲嗪(敏克静)、氯苯丁嗪(安其敏)、安泰乐、多虑平等,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20 世纪80 年代后为第二代,包括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西可韦、赛特赞、斯特林、仙特明、疾立静、杰捷、达内、希特瑞、敏达、盐酸西替利嗪)、阿伐斯汀(新敏乐、新敏灵)、特非那丁(敏迪)、阿司米唑(息斯敏)、氮艹卓 斯丁(艹卓 苄酞嗪)、咪唑斯汀(皿治林)、依巴斯汀(开思亭)、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酮替芬(噻喘酮、甲哌噻庚酮)也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因其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抗胆碱作用、心脏毒性及体重增加等四大副作用,临床已经较少使用。另外,敏迪、息斯敏等因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也逐渐减少使用。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实为第二代Hl 受体拮抗剂的活性代谢产物,如地氯雷他定(恩理思、芙必叮、地恒赛、信敏汀、去乙氧基羰基氯雷他定、去氯雷他定、脱羧氯雷他定)、非索非那丁(太非,MDL16455)、左旋西替利嗪(迪皿)、乙氟利嗪等。
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 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偶发心脏副作用,而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1 年上市的左旋西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但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有逐年减少趋势。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地氯雷他定已进入我国市场,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进入临床。
抗组胺药的副作用
嗜睡反应第一代抗组胺药中枢神经抑制性强,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安静、嗜睡和乏力。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从事开车、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另外,此类药物还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等症状,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和老年患者应慎用。虽然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很少,几乎无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但第二代抗组胺药中仍有一些药物,如西替利嗪、氮艹 卓斯丁、阿伐斯汀存在轻度嗜睡等中枢反应。
心脏毒性第二代抗组胺药有一定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QT 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其他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引起猝死。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阻断心肌复极化过程中一个或多个钾离子通道。当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合用时会加重上述不良反应。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心脏毒性与药物的超大剂量、配伍不当,以及患者合并有心脏疾患和电解质紊乱有关。尤以第二代抗组胺药中的阿斯咪唑(息斯敏)和特非那丁(敏迪)较多。因此,患者必须严格遵照药物推荐剂量使用,不得超量,以免药物代谢异常、血药浓度升高,加重心律失常。老年人、肝肾功能不良者、有心脏病特别是心律不齐的患者,应减量使用第二代抗过敏药,或者改用其他药物。
过敏反应有时服用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后,过敏反应仍然可以发生,特别是体质较为敏感的特异性人群。其可能引起的过敏症状包括皮疹、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如果使用抗过敏药物后发现原有的症状加重,或者出现了新的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起红点、水泡、风疹块、头晕、咽部不适,甚至呼吸不畅等,就一定要警惕。因为抗过敏药一般起效迅速,这些症状往往不是原有病情的发展,而是抗过敏药引起的又一轮过敏反应。此时应首先停药,然后尽快找医生进行治疗。
耐药现象有些过敏患者在某个时期,可能需要持续服用抗过敏药以控制病情,其中有些药原来用着挺好的,但是越吃越没效,这就是耐药现象,即耐药性。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患者长时间地服用一种抗过敏药,会出现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的现象。因此,服用抗过敏药时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连续服用同一种药1个月后,应适当更换其他类型的药物。如果一开始的过敏症状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同时使用两种抗过敏药,这样既能增强治疗效果,也可预防耐药现象的发生。
第二代抗组胺药的禁忌用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需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 代谢,故禁止与干扰肝脏药酶代谢系统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和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合并使用;避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等)、钙拮抗剂(如普尼拉明)、镇静催眠药(如水合氯醛)等合用。
患有QT 间期延长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脏病患者,以及电解质紊乱者禁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第二代抗组胺药。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