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0|回复: 0

2018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6 12: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合理选择注射静脉和注射部位,选择适当的用药剂量和浓度,规范的输液操作,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后及时对症处理。结果:减少了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发生的机会及程度。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转归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http://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
  
  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广谱、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静脉制剂是治疗危重症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用药物之一。但由于胺碘酮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性大,常常引起注射部位程度不同的静脉炎,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痛苦,也严重影响了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我科于2010年3月以来针对静脉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对使用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加强了相关护理措施,减少了其所致静脉炎发生机会及程度,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原因分析
  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血液pH值为7.4,而胺碘酮注射液pH值2.5~4.0,偏酸,对血管刺激性大,加之碘刺激性,如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人血管内,超出了其缓冲应激能力,可使血管内膜受到刺激,引起静脉炎
  选择血管不当:由于外周静脉相对流量小,不能很快的稀释药液,易引发静脉炎;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药物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而形成静脉炎。选择了短时间内曾反复多次穿刺过静脉,很容易渗出,导致药液外渗。
  输液过程中针头移位、脱出或穿出血管,使药物外溢;针尖接触到血管壁,使局部受针尖的刺激和针眼所渗出高浓度药物长时间的刺激,会引起静脉痉挛、充血、水肿、渗出,甚至发生静脉炎。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巡视观察时未及时发现问题,对病人的主诉不重视,病人穿刺部位出现渗出、局部疼痛、发红等症状时未及时处理。
  综上原因,胺碘酮注射液引起静脉炎,轻者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沿静脉穿刺方向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血管周围皮肤出现结节状硬结,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剧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直接影响胺碘酮注射液的继续应用。
  
  预防及护理对策
  合理选择注射静脉和注射部位:首选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由于中心静脉管径粗、血液流速快,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降低了药物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期间本科行中心静脉给药的患者均未发现相关静脉炎者。若条件限制也可选择走行直、血管粗、弹性好、容易固定,且便于观察的、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上肢静脉进行穿刺,如肘静脉、头静脉等。为减少针头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易于观察,一律使用套管针,透明贴固定。
  合理的用药剂量和浓度: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3mg/ml时会提高引发外周静脉炎的几率,如果浓度≤2.5mg/ml,可减少外周静脉炎(个别药物敏感者除外),所以临床上如需静脉输注>1小时,胺碘酮的浓度不应>2mg/ml,除非中心静脉导管给药【sup】[1]【/sup】。在不影响疾病治疗时,可提醒医生酌情选用较低浓度,以避免对血管的刺激。
  选择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先用生理盐水穿刺,尽量一次成功,通畅后再给予胺碘酮,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20ml冲管,再予拔针,避免在穿刺和拔针过程中药液漏至皮下。
  高度的护理责任心: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加强巡视,主动关心、倾听病人主诉,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静脉外渗及静脉炎的处理:一旦发现胺碘酮外渗,应立即更换输液肢体,抬高患肢,炎症局部给予冰片酒精外敷,。如已发生较重的静脉炎时,24小时以后应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3~4次/日。冰片酒精液外敷最短可以在2小时内起效,对于早期静脉炎应用冰片外敷比应用硫酸镁效果更好【sup】[2]【/sup】。
  
  参考文献
  1 杨剑光,王淑艳.可达龙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120.
  2 张晓君,李红彦.冰片酒精外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5):2206-22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