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急性乳腺炎在临床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可发生在产后至回乳前各个时间,尤其以产后0~1个月常见,初产妇多见。应予以重视,积极预防和治疗不但可以预防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生,还可以将炎症控制在急性炎症期避免成脓肿。
http://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预防 手法排乳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原因多因排乳不畅,乳汁瘀积,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乳管,进一步逆行侵犯乳腺小叶及淋巴管、乳腺周围结缔组织所致。临床分为急性炎症期和脓肿形成期。急性炎症期患者出现患侧乳房肿胀,局部有大小不等质地韧硬肿块、硬结,皮肤红、肿、热、痛,可有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发热等症状。辅助检查血常规见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升高。脓肿形成期患者全身发热等症状进一步加重,患侧乳房肿胀疼痛加重,可出现跳痛,表浅脓肿可触及波动感,辅助检查血常规见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见脓肿形成,注射器抽吸可见脓液形成。积极预防和治疗,对于急性乳腺炎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预 防
预防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应从妊娠后期开始,至整个哺乳期结束。
妊娠后期应每周清洗乳房、乳头至少2~3次,保持乳头清洁。
若有乳头内陷者,应提前向外牵拉,使之突出,情况严重者应在怀孕前行乳头、乳晕矫形手术。
哺乳期应保持心情愉快,合理进食、适量营养,充足睡眠。
哺乳应注意卫生,保持身体清洁,每次哺乳前后均应用温热水洗净双手和乳房,尤其是乳头、乳晕,以免污染乳汁,防止细菌由乳头进入乳腺组织而形成乳腺炎。
按需哺乳,形成规律,养成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哺乳习惯,哺乳时应让婴儿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口内,使之有效地吸吮,充分吸空双侧乳腺各叶乳腺管,若乳汁有剩余,可用吸奶器吸空避免乳汁瘀积,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要预防和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
避免长时间婴儿含吮乳头,以免乳头皮肤发生破损、溃疡,若乳头已有破损、溃疡应暂停哺乳,并用吸奶器吸空乳汁,乳头可局部外涂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创口愈合后继续哺乳。
睡眠时应采用仰卧或侧卧位,怀抱婴儿及其他物品时均应避免压迫乳房以免损伤乳腺导管以致排乳不畅,乳汁瘀积。
佩戴合适胸罩,穿着松紧适度内衣。
急性炎症期的治疗
大多数妇女经有效预防措施均可以顺利度过哺乳期,但一些人则会发生乳腺炎,在急性炎症期应积极采用综合方法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饮食应清淡,如伴有体温升高,应大量饮水。
局部治疗:①手法排乳: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生时乳汁瘀积于整个乳房,尤其以肿块形成部位严重,而普通吸奶器只能吸空乳头、乳晕部位乳汁,对象限内瘀积乳汁及肿块无效,手法排乳可有效促进乳汁排出、促使肿块变软、缩小、消失,临床症状缓解迅速,且不必停止哺乳。具体方法:a.术者洗净双手,患者清洗并可热敷患侧乳房5~10分钟;b.患者取平卧位、暴露乳房,术者立于患乳一侧;c.先轻挤乳头、乳晕,将挤出的少量乳汁涂抹于乳腺皮肤避免排乳时皮肤损伤;d.术者双手交替,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肌及五指指腹以环行姿势轻揉按摩乳房,自乳房根部向乳头乳晕部按摩推拿,开始时手法轻柔,乳汁流出后稍加用力,肿块部位稍加用力,直至乳管通畅,肿块变软为止;e.在肿块变软、缩小、消失后,无乳头破损、溃疡者应继续哺乳,而且哺乳时先吸吮患乳以保持乳汁通畅,避免炎症肿块复发,有乳头破损、溃疡者应暂停哺乳,给予局部治疗。②局部TDP理疗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全身治疗:①抗生素的应用:由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治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故首选抗生素为青霉素。急性炎症期症状轻者可口服每次0.5g,3次/日,急性炎症期出现全身症状及脓肿形成期应静脉滴注每次800万~960万U,1次/日,并与解热镇痛等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②中医中药:早期选用清热解毒、通乳和营的中药。方用:金银花10g,蒲公英30g,全瓜蒌15g,柴胡15g,黄芩15g,青皮15g,皂刺10g,赤芍10g,丝瓜络10g。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30g,知母15g;肿块明显者加夏枯草30g,郁金10g,泽泻10g,山甲6g;乳汁多且积滞胀痛者加漏芦15g,路路通10g,三甲珠6g。外用可选芒硝250g分次湿热敷,金黄膏外敷等。
在急性乳腺炎炎症初期哺乳是安全的,哺乳可最有效疏通乳管、防止乳汁继续淤积加重炎症。而且上述治疗对乳母及婴儿都无不良反应、不影响继续哺乳。
脓肿形成期的治疗:病情若进展至脓肿形成期必须早期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同时中止哺乳,给予回奶药物应用:炒麦芽、维生素B【sub】6【/sub】片、乙烯雌酚片或溴隐停片等。
参考文献
1 黎国屏,王松鹤.实用临床乳腺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3-106.
2 马光丽.疏松式乳房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急症11545例.中医外治杂志,2009,2(18):40-41.
3 张之栋.168例急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分析.吉林医学,2011,03:453.
4 谢斌.手法按摩结合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03:4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