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7|回复: 0

2018急性心肌梗死延迟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8: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观察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D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并与静脉溶栓临床效果及预后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h内溶栓为A组,3-6h溶栓为B组,>6-12h溶栓为c组,未溶栓及早期PCI治疗且于7~10d行DPCI者为D组,每组30例。比较4组患者的疗效及6个月后心脏不良事件。结果:A组、B组、D组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c组,A组、B组、D组的出血率和反复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http://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经皮延迟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急性闭塞,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的综合征,是引起患者死亡或心衰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直接PCI治疗已被全球公认为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的首选方法,原因是可以最大程度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左室收缩功能,预防左室重构。但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患者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还有部分来诊时失去溶栓及早期血运重建机会,最后采取择期延迟PCI。失去早期再灌注的延迟PCI治疗是否优于溶栓治疗,本研究对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静脉溶栓组、延迟PCI组,其中溶栓组按照患者自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分为3组,低于3h为A组,3~6h为B组,>6―12h为c组,未溶栓及早期PCI治疗患者于7~10d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者为D组,每组30例。A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1~71岁,平均(53.4±2.1)岁。B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68岁,平均(53.5±2.2)岁。C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2~67岁,平均(53.6±2.4)岁。D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1-69岁,平均(53.7±2.3)岁。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临床情况、心功能分级、肾功能肌酐水平、血小板计数等基本相似,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相关数据均可进行比较及分析。
  1.2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适当镇痛、镇静,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口服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倍他乐克,以个体化给予。阿司匹林负荷量0.3g,0.1g/次,1次/d,长期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随后75mg/d,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长期服用;A组、B组、c组患者静脉滴注含有150~200万u尿激酶的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溶栓结束后12h开始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4000u低分子肝素钠,12h注射1次,共注射5~7d。D组患者因失去溶栓时机或早期PCI,在7~10d给予延迟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析各组患者住院期问的冠脉再通率、出血率、反复心绞痛发生率。观察6个月后溶栓组和延迟PCI组心脏不良事件,如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衰等指标。A、B、c组冠脉再通的指标为:①在溶栓治疗后的2h之内ST段抬高最为明显的导联降低幅度高于50%。②患者的胸痛已经完全消失或基本得以缓解。③发生再灌注的心律失常。④心肌酶的峰值出现前移,CK提前至16h之内,CK-MB提前至12h之内。满足上述4项中的2项或者2项以上可评定为再通,但当第2项、第3项组合时不可评定为再通。D组再通则以术中血流TIMI2级以上为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相关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相关检验;用x2检验的方法对本研究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