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6|回复: 0

2018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8: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了解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10w now,CSF)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CAG)证实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剂量1组(28例)、剂量2组(28例)和剂量3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用阿司匹林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阿托伐他汀10,20和40 mg/d,治疗3个月。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白介素-6(IL-6)和一氧化氮(NO)等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各观察组ET-1及IL-6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http://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阿托伐他汀;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1-0021-03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是指排除了冠状动脉(冠脉)痉挛、瘤样扩张、心肌桥、心脏瓣膜病、结缔组织病等因素以后,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时没有发现冠脉明显狭窄,而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但这一现象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尚不明确,治疗方法亦处于探索阶段。有研究表明CSF与内皮功能损伤有关,是CSF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他汀类药物的抗炎、稳定斑块及改善内皮功能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给予CSF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旨在探索CSF的临床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因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拟诊为冠心病住院行CAG证实冠脉未见明显病变且是CSF的患者。采用Gibson等提出的CTFC记录造影剂充填各支冠状动脉的帧数,术中示冠状动脉无狭窄及阻塞性病变且在3支主要冠状动脉中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的CT-FC>27帧为CSF。共有113例患者入选,其中男90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1±7.1)岁。所有入选对象均排除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及阻塞性病变、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疾病等。
  1.2实验分组及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剂量1组(28例)、剂量2组(28例)和剂量3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mg/d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60 mg/d。剂量1组、剂量2组及剂量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另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20和40 mg/d。连续服药治疗3个月。Rawlings等报道,服用他汀类药物者经2周的药物洗脱期后,其体内脂代谢水平和内皮功能可恢复至未服用药物之前。因此试验前若患者曾使用调脂药物,应至少停药2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如肌痛、肌酸激酶大于正常上限10倍、肝功能损害应停止治疗并予对症处理。
  1.3样本采集及指标检测
  对照组及各剂量组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后,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管内皮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ET-1和IL-6的浓度;比色法测定血清NO水平。受试患者均于采血前hl禁酒和高脂饮食,空腹12 h后采静脉血,以2 500 rpm/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取上层血清分装于1.5 ml离心管,置于-80℃超低温冰箱冻存,待集中测定。ET-1和NO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IL-6检测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详见表1。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及剂量1组、剂量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剂量3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腹胀并有肌痛,给予对症处理后停药未继续参与试验。
  3.讨论
  随着CA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越来越多的CSF患者心电图表现为一过性的ST段抬高,心律失常,引起心肌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室性致死性等。目前CSF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其可能与微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血小板功能改变、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冠脉炎症有关,有学者认为CSF是冠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Baycan等通过对患者心肌组织的病理活检等分析,发现CSF现象的发生与内皮功能损伤进而引起的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血管内皮能合成分泌NO和ET-l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舒缩。IL-6作为常见的促炎因子,在CSF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SF患者IL-6表达明显升高。他汀类药物因其降脂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作用具有多效性,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抗氧化、减少血小板凝聚、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斑块,促使血管损伤后增生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因而可降低血管狭窄的发生率。阿托伐他汀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早于降脂作用。
  曾毅报道,辛伐他汀具有升高NO和降低ET的作用。笔者研究阿托伐他汀在CSF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发现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炎性标志物(IL-6)和改善内皮功能(降低ET-1,升高NO)。给予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20 mg/d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抗炎和改善内皮功能作用。但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较大时,会出现肌痛等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在缓解CSF症状及改善其预后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