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5|回复: 0

2018浅谈反流性食管炎的早期治疗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7: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通过对120人的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本文总结出一般治疗、内科治疗、中医治疗的有效方案,建议完善和推广。
/6/view-1145785.htm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早期治疗;一般治疗;内科治疗;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09-01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临床上将其称之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若反流长期存在,最终将形成瘢痕和狭窄,所以,此病早期治疗尤其重要。
  临床治疗群体:2008年~2010年临床治疗组120人,男86人,女34人平均年龄60.2岁。
  症状:烧灼感是早期症状,更是典型症状。多在饱餐后出现,常发生在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可伴有反胃,反流物为酸性或呈苦味、吞咽疼痛、咽下困难、出血及贫血。此与体质有一定关系,直立位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卧位症状明显。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食管镜检查均能确诊。
  内镜下表现:查见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模糊不清,质脆而易出血或伴有渗出物,粘膜也可呈颗粒状。
  1 一般治疗
  1)低脂饮食,少食少餐,忌烟酒;
  2)由于病人夜间处于水平位,头低脚高位时发生,因此,要抬高床头。
  3)应用一些能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促进食管收缩,加快食物排空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等。
  2 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的目的:可使食管粘膜早期不受刺激,消除水肿和酸性分泌物,终止从表面粘膜传向基底细胞的信息,达到乳头退缩,表面上皮恢复正常,食管对酸性易感性降低,至病人无烧心感。
  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制酸剂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对胃排空延长可用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吗丁啉)等,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可减少胃酸及蛋白酶分泌。藻酸盐可漂浮在胃液表面,防止胃液反流。
  2.1 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
  2.1.1 多巴胺拮抗剂 此类药物能促进食管、办的排空,增加LES的张力。此类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metclopramide,胃复安)和多潘立酮(domperidone,吗丁啉),均为10~20mg,每天3~4次,睡前和餐前服用。前者如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可导致锥体外系神经症状,故老年患者慎用;后者长期服用亦可致高催乳素血症,产生乳腺增生、泌乳和闭经等不良反应。
  2.1.2 西沙必利(cisapride) 通过肠肌丛节后神经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10~20mg,每天3~4次,几乎无不良反应。
  2.1.3 拟胆碱能药 乌拉胆碱(bethanechol)能增加LES的张力,促进食管收缩,加快食管内酸性食物的排空以改善症状,每次25mg、每天3~4次。本口能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服用要慎重。
  2.2 降低胃酸:采取西药抗酸治疗常用方案有两种。一是奥美拉唑胶囊20?,早晚各一次口服;二是莫沙比利片5?,一日三次口服。根据个体情况也可考虑以下药剂。
  2.2.1 制酸剂可中和胃酸,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酸性胃内内容物对食管粘膜的损伤。碱性药物本身也还具有增加LES张力的作用。氢氧化铝凝胶10~30ml及氧化镁0.3g,每日3~4次。藻朊酸泡沫剂(gariscon,alginate)含有藻朊酸、藻酸钠及制酸剂,能漂浮于胃内容物的表面,可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
  2.2.3 组胺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cimetidine)、呋硫硝胺(ranitidine)和法莫替丁(famotidine)等均可选用,其剂量分别为200mg,3~4/d;150mg,2次/d和30mg/d。疗程均为6~8周。该类药物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而改善胃食管的酸反流。上述症状如不能改善时,可增加剂量至2~3倍。
  2.2.4 质子泵抑制剂:该类药物能阻断壁细胞的H+-K+-ATP酶,如奥美拉唑(omeprazole)和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已广泛使用于临床,前者20mg/d,后者30mg/d,即可改善其症状。
  2.3 联合用药:促进食管、胃排空药和制酸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促进食管炎的愈合。亦可用多巴胺拮抗剂或西沙必利与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
  3 中医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学中,属“胃脘痛”、“痞症”,易受饮食、情志等外邪影响,而导致胃失和降,从而引起上腹部疼痛、嗳气、口苦,普遍宜用清热降逆汤口服。方药的组成:白芍、白术各20g,柴胡15g,半夏10g,川芎10g,丹参12g,黄连6g,枳实6g,防已12 g,甘草6 g,1000ml水煎至300ml,一日二次,饭前服。
  但是临床上针对不同病症,宜制订相应治疗方案。
  3.1 肝胃郁热症:症见口中泛酸,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嗳腐酸臭,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为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治用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法,方用左金丸加减:黄连 6g,吴茱萸 5g,栀子 10g,黄芩 10g,乌贼骨 20g,煅瓦楞 30g。
  3.2 肝胃不和症:症见反酸嗳气,两胁胀痛,胃脘胀满,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 10g,陈皮 10g,枳壳 10g,香附 10g,川芎 10g,炙甘草 5g。
  3.3 脾虚气滞症:症见反酸或泛吐清水,胃脘胀满,胸骨后隐隐作痛,嗳气则舒,食欲减退,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此为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治宜健脾消胀,和胃降逆,方用健脾消胀方加减 (我院传统药方 ):党参 20g,茯苓 20g,枳实 10g,厚朴 10g,炒白术 20g,焦三仙 30g,丹参 15g。
  3.4 脾胃虚寒症:症见泛吐酸水,呕吐清涎,胃脘隐痛,胀闷不舒,喜暖喜按,纳差,喜热饮,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此为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所致。治宜健脾温中,疏肝理气,方用理中汤加减:党参 20g,茯苓 20g,炒白术 20g,干姜 10g,炙甘草 5g。
  3.5 气虚血瘀症:症见反酸日久,胸骨后疼痛难忍,吞咽困难,饮食不下,咽中可有异物感,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口干咽燥,舌质暗,有瘀点,脉弦涩。此为气阴两虚,血脉瘀阻。治宜益气养阴,化瘀散结,方用启膈散加减:沙参 10g,茯苓 15g,郁金 10g,砂仁壳 5g,川贝 10g,丹参 15g,荷叶蒂 10g,杵头糠 10g。
  治疗结果:症状好转或缓解、胃内容物反流消失或缓解,镜下见粘膜水肿减轻、渗出物减少。病情无继续恶化,也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显效20人,有效96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80%。
  临床表明,此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早期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可以推广并完善。
  作者单位:444300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卫生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