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细菌感染被认为是其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状况,我们对3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6/view-1145286.htm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 象
均为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计3200例,年龄?18岁?~55岁。
1.2 细菌培养步骤
1.2.1 取 材 用灭菌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尿道口三遍,用一次性无菌试管分别收集中段尿、前列腺液、按摩后尿液,并立即送至细菌培养室。
1.2.2 接 种 用无菌技术将收集的三种标本分别接种于一次性分离培养基BBC血平皿上。
1.2.3 培 养 将培养基放置电热培养箱 35℃培养18~24小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若无细菌生长则继续培养至48小时。
1.2.4 鉴 定 如有细菌生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细菌鉴定:①观察培养基上细菌的形态、大小及有无溶血现象。②对细菌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然后用o1ympus双腔显微镜观察细菌染色情况及细菌镜下形态。③前列腺的感染菌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要逐步进行触酶、葡萄糖氧化发酵、胆汁溶菌、血浆凝聚酶等试验将细菌鉴定到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要逐步进行氧化酶、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并借助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和非发酵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及各种附加试验对细菌进行种的鉴定。
1.3 药敏试验
将药敏纸片贴在均匀接种细菌的M-H培养基上,放置电热培养箱(产地同上)35℃培养18~24小时,然后记录药敏结果。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显示3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中段尿、前列腺液、按摩后尿液培养中,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极低,表明多数前列腺感染并未并发尿路感染,而前列腺液和按摩后尿液培养阳性率极高,有2216(69%)例有不同的细菌生长,且二者培养出的细菌一致;984(31%)例无细菌生长。详见表1。
2.2 药敏试验结果
主要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别见表2、表3、表4。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好发于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临床特点为发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久治难愈。慢性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Ⅱ型)和非细菌性(Ⅲ型),临床上绝大多数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比较复杂,目前尚不能完全阐明。19世纪时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与反复会阴创伤、手淫及性生活过度有关;20世纪初,随着对细菌及感染性疾病的认识,细菌被视为该病的主要病因;50年代又发现无细菌感染的慢性前列腺炎。虽然目前认为临床上绝大多数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但研究显示细菌感染在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1],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也很可能是细菌引起的,前列腺组织内可能存在常规培养不能发现的细菌[2]。
20世纪60年代,Meares和Stamey提出的采用依次收集患者分段尿液和前列腺液分别进行分离培养的方法(简称“四杯法”),被视为确定前列腺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以往认为[ 3][ 4]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中90%~95%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80%,革兰氏阳性球菌仅5%~10%,主要为肠球菌,其余多寄生于尿道,为局部共生菌群。但近年来的大量报道中,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的菌种特点在发生变化,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愈来愈多见。胡小朋等2002年对132例患者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发现革兰氏阳性菌占66.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列前两位,并认为女性生殖道的菌群可能是菌源之一[5];张杰等2004年报道革兰氏阳性菌占78.63%,,以表皮葡萄球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6];夏邦世等2006年报告,检出菌种达15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85.6%,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前三位[7],其他的报告也与之相似[8]。本调查对3200例患者前列腺液的细菌培养共有2216例出现了多达13种不同的细菌生长,居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642例、表皮葡萄球菌377例、大肠埃希氏菌139例,而其它10种细菌共计58例,结果与相关报道中细菌感染变化特点相一致,反映致病菌变化的趋势特点。由于革兰氏阳性菌阳性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氧化应激作用增强,而经有效治疗后氧化作用降低,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可能具有致病性。故有学者提出革兰氏阳性菌致病可能构成慢性前列腺炎的一个独特亚型的观点。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特点变化的原因,首先是感染因素,近年来性传播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愈来愈多的慢性前列腺炎是在性传播疾病后诊断,使男性泌尿生殖道中致病菌特点的发生变化,较为复杂,多为复合感染[9];其次是医源性因素,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体内正常菌群被大量杀灭,导致菌群失调,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内环境的改变,使一些条件致病菌或耐药菌群发生变化,有利于外来菌的生长和繁殖,严重者可引起二重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原本是男性尿道的正常菌群,成为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就是长期大量使用多种抗生素抑制了敏感菌,致使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增生[10]。而这两方面因素都被认为是慢性前列腺炎难以治愈的原因[11]。
本文细菌药敏试验的结果及上述报道不尽相同,提示抗生素的使用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难点。第一、规范操作,采用“四杯法”或“二杯法”作前列腺液的细菌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第二,由于前列腺脂膜的影响,使抗菌药物难以进入前列腺管、腺泡中,必须选择通透性较好的药物,以便在前列腺液中有效的杀菌,抑菌浓度达到治疗效果。第三,合理的用药量和疗程,抗生素应用的疗程应当维持在4~6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12]。而根本解决需建立前列腺炎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规范[3],制定中国的慢性前列腺炎诊疗指南,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梁朝朝,张学军,王克孝. 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6):426-428.
2 顾方六. 现代前列腺病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528.
3 郭应禄,李红军. 前列腺炎[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0:139,126, 323.
4 吴阶平.泌尿外科[M]. 泌尿外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27-331.
5 胡小朋,白文俊,朱积川. 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学及免疫学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23(1):29-31.
6 张杰,李爱林,彭少华,等. 428例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14(2):166-168.
7 夏邦世,沈忠海,陈萍,等.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检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16(3):348-351.
8 张艺,王现亭. 细菌培养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 2006,13(9):1476-1478.
9 张丽. 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布和临床药物治疗[M], 2002,2(4):221-223.
10 冯建华,邝世航,曾永光,等 表皮葡萄球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1):43-44.
11 王为服,童德欣,岑松,等.慢性前列腺炎难治原因初步分析[J].中华男科学, 2001,7(4):233-236.
12 Wangenlehner FM and Naber KG.Antimicrobial treatmentl of prostatitis[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03,1(2):275-282.
[收稿日期:2006-09-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