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8|回复: 0

2018鹅掌诱得帝王心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3: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人骆宾王的《咏鹅》,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6/view-10734044.htm
  说起中国人对于鹅的喜爱程度,当首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甚至不惜以书法换白鹅,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王羲之爱鹅出了名,也有些人吃鹅吃出了名!
  从汉代开始,鹅掌首先为草根们所接受,最初只是在城市里的熟食店出售,鹅掌毕竟也是肉啊!
  很快人们就发现,鹅掌是个好东西!
  首先鹅掌比鸡爪、鸭脚都大,而且壮实、脂肥,皮多筋多,皮质柔韧,颇有嚼劲,肉质结实,富含胶质。现代医学认为,鹅掌具有美容和延缓衰老的功效。中国传统医学也看好鹅掌,称其“性较和平,煨食补虚”,特别宜于患者病后食用。
  到南北朝时,鹅掌首次被一位绝色美女引入宫廷。
  这位美女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皇后冯润,也叫冯妙莲。
  拓跋宏在后宫里比较宠爱的几个女人几乎都出自太师冯熙一家。
  当时的北魏文明太后也姓冯,是位女强人,曾毒杀拓跋宏的老爸献文帝拓跋弘,把持了朝政。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政治改革,制定汉化政策,俸禄制、均田制等都是文明太后临朝听政时颁行的。为使冯氏能继续操纵政权,文明太后硬是把三个侄女冯润、冯清和冯姗姊妹同时推荐给了自己的孙子拓跋宏,冯清端庄秀丽、文弱娴静,于是被立为皇后。
  冯姗为左昭仪,冯润则做了贵人。
  冯润进宫没多久就生了病,遂被文明太后安排到冯府治疗。
  其实三姐妹当中,最讨拓跋宏欢心的就是冯润。
  冯润生得一双会勾魂的大眼睛,妩媚艳丽。这还不算,重要的是冯润颇有心计,在后宫做贵人时,她就精心烹制了一款美味可口的鹅掌菜献给孝文帝,吃得拓跋宏肚子里像长了馋虫子,一有空就跑到冯贵人的住处吃鹅掌。
  文明太后去世后,一直挂念冯润的孝文帝把她接入宫中,宠爱如初。
  这时,皇后冯清对孝文帝改制中所提倡的说汉语、穿汉服之事持抵触情绪,两人经常吵架,因而失去了孝文帝的宠爱。
  不久,小妹冯姗因难产早薨。冯润晋级为左昭仪。
  可偏偏冯润喜欢做皇后,在她的挑唆下,孝文帝将冯清废黜,发落到瑶光寺出家为尼。
  冯润摇身一变,成为领袖后宫的当朝皇后。
  当然,冯润的鹅掌还是要经常做的,因为这孝文帝一朝的御厨实在太差劲了。
  文明太后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她得了妇科病,正服用中草药庵阊子,主事的御厨却端上来一碗米粥,更要命的是粥中竟有一支数寸长的?i蜓(类似壁虎的爬行动物,俗称石龙子)。在一旁侍奉太后的孝文帝勃然大怒,立刻就要将这御厨处以严刑。文明太后却只是微微一笑,摆摆手让那个早已吓得体如筛糠的御厨走开。孝文帝对此感触很深,很多年后,他也没有忘记。
  到孝文帝亲政后,一次是御厨在进膳时不慎将热汤扣撒了,还烫伤了孝文帝的手;还有一次,孝文帝在吃饭时,居然发现碗中匿有飞虫。大概是孝文帝从文明太后那里学会了宽以待人,也只是和祖母当年一样,一笑了之。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他为了巩固北魏政权,大力推行文治,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还提倡思想解放,带头学习汉族文化知识,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与汉族通婚,在他迁都洛阳后,又下令全国改穿汉服,一年后他又下令改去鲜卑姓,按一元复始的讲究,自己首先改姓元,作为全国第一姓。这一切都大大地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也为后来的中国大统一奠定了基础。有了文治,元宏还要建树武功,统一全中国。
  公元497年,孝文帝亲自率二十万大军南征。虽然伤亡不小,但北魏军队还是将南齐的新野、南阳、樊城等重地攻占。当大军停在悬瓠一带休整,伺机南下的当口,元宏却病倒了,原来他那位留在洛阳京城的皇后冯润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与中官高菩萨通奸。
  这位高菩萨可是个太监啊!
  闻到此讯,孝文帝差点没当场气死,急火攻心病倒在军中。
  经周密安排,元宏突然赶回洛阳,将高菩萨和冯润等人捕拿起来。经过亲自审讯,冯润不但水性杨花,她还找来女巫帮忙,诅咒孝文帝速死,想做当年的文明太后,另立少主临朝称制。元宏如遭雷击,可他还算是个怜香惜玉、顾念旧情的主儿,在处死高菩萨及女巫后,还是放了冯润一马,流着泪将其逐出宫去。
  第二年春,南齐攻魏,企图收复被北魏占据的雍州诸郡。孝文帝带着一个羸弱的身子和一颗破碎的心,再次亲自率兵南征,大败齐军。孝文帝正一心想乘胜追击,跃马江南,不料再次病倒在军营中,不久死于谷塘原,年仅三十三岁。孝文帝在临终时特别下旨:“后宫久乖阴德,自寻死路,我死后可赐冯皇后自尽,葬用后礼,庶可掩冯门之大过。”
  孝文帝的早亡也使得南北统一再次成为泡影!
  孝文帝死后,一直被看押的幽皇后冯润为朝中大臣所杀。
  历史的话题总是说不完的沉重。
  鹅掌也是如此。
  随着鹅掌走进宫廷,鹅的命运也日趋惨烈起来。
  首先是鹅掌频频登临御宴。如南宋高宗时,清河王张俊在供进的御宴中,就有“鹅肫掌汤齑”一菜。明代宫廷菜中,不仅有“糟鹅肫菜”还有“鹅肫掌”。相传清代乾隆下江南,食尽人间美味,回宫后回味无穷,见到御食反而食欲不振。于是御厨绞尽?X汁根据民间风格,精选鹅掌,制作成汤呈上。乾隆立即食欲大振,胃口大开,特赐菜名“鳞风托日”,列入宫廷菜序列。
  鹅掌在宫廷内一路走红,在民间也深受欢迎,常吃不懈。
  宋代葛长庆诗云:“驼峰鹅掌出庖烹”,他把鹅掌的美味与佳肴极品驼峰相提并论。在明代的《宋氏养生部》中也明白地写道:“鹅掌美。”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吟有“百嗜不如双跖掌”之句,显然这位更是个吃鹅掌的行家。
  更有人想出残忍的手段来烹制鹅掌,像女皇武则天的情人张易之就是其中一位。据《太平广记》记载: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将活鹅鸭置于大铁笼之中,笼中生炭火,用铜盆盛酱醋等五味汁,鹅鸭被火烤得不停地来回走动,只得狂饮盆里的汁水,等到鹅鸭羽毛尽落、肉色变亦时即熟,其肉鲜嫩可口。
  北宋的宋徽宗嫌鹅掌不够肥大,御厨遂将鹅放在涂满调料的铁板上,慢慢加温,直至铁板烤红。等鹅掌烧好了,斩下装盘上桌,没有脚的大鹅还活着。这种烧热铁板烤活鹅掌的方法,使鹅掌变得特别肥美。
  在清初,有一位姓叶的大臣别有创新,他将活鹅放在铁栅上,下面用火烤炙,同时将酱油、醋等调味品放在栅外。鹅受热难忍时就把放在栅外的各种调味品当水来解渴,由于不停地吸饮,肉蹼被烫得巨大如人掌,软烂醇香,据说割下当场现吃,鲜美无伦。
  现在,这种惨绝人寰的“名菜”――铁板烤鹅掌依旧盛行于世。有好食者甚至喊出:“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吃鹅掌!”
  鹅掌并非佳味天成,一因自身鲜味不足;二为皮厚骨粗,所以烹制时要注意扬其长而避其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