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8|回复: 0

2018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23: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70例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 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中医治疗组(2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以西药为主的治疗, 中医治疗组给予以中药为主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B-胶原降解产物(B-CTX)、25-羟维生素D、血钙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 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均有所降低, 25-羟维生素D、血钙有所升高, 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中医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 对照组有2例(9.5%)患者出现了不适症状;中药治疗组无明显的不适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了3例(12.5%)胃肠反应,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效果优于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治疗, 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碱性磷酸酶及B-胶原降解产物水平, 提高骨密度、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
/6/view-10706800.htm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72
  目前阶段, 我国的社会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而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人的增龄而增高, 根据相关调查, 预计到
  2050年, 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将占总人数的13.2%[1]。而更年期作为妇女从生育期到老年期的一个生命阶段, 由于妇女自身身体功能的减退, 使妇女骨质吸收增加而成骨过程减慢, 导致骨骼强度的下降, 继而引发骨骼不能承受正常压力[2]。为了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情况, 根据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本文将2011年6月~2015年
  6月本院妇科门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70例分为对照组、中医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并分析在不同治疗过程中, 患者骨密度、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中有关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其对妇女围绝经期及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界定为:①妇女年龄45~55岁;②患者腰背或腰膝比较疼痛, 不能够长久地站立和劳作, 身体伴随酸软、乏力的症状;③雌二醇(E2)25 pg/ml, 卵泡刺激素(FSH)
  40 mIU/ml;④患者骨密度检测, 其骨量峰值为±1~2.5标准差之内。70例患者年龄45~55岁, 平均年龄(45.0±5.1)岁,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中医治疗组(2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4例)。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的治疗, 在保证所有患者无不良禁忌证的基础上, 采用口服西药(阿仑膦酸钠片, 70 mg/次, 2次/d)和钙补充剂(钙尔奇碳酸钙D3片600 mg/次, 2次/d;阿法固化醇软胶囊0.25 ?g/次, 2次/d)的方法, 保证患者对该药物治疗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 治疗周期为3个月。
  1. 2. 2 中医治疗组 患者采用补肾健脾的中医治疗法, 处方组成:熟地、淫羊藿各25 g, 山药、补骨脂各20 g, 黄精10 g, 山萸肉、黄芪、丹参、枸杞子、?雅Oジ?15 g, 用水煎服, 1剂/d, 分2次服用, 连续使用3个月。
  1. 2.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患者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西药(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和钙补充剂治疗, 具体用药同对照组与中医治疗组, 治疗周期为3个月。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三组人员在治疗前与治疗后, 均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的骨密度, 并且保证测量的位置在非优势侧前臂中远1/3交界处;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检测患者机体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要保证ELISA试剂盒采用标准产品。同时还要在早晨空腹时对患者进行血样检测[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骨密度水平比较 治疗前三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 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的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分别为(64.02±29.73)IU /L、(0.57±0.25)pg/ml、(25.94±7.66)ng/ml、
  (2.31±0.27)mmol/L, 中药治疗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分别为(62.01±18.77)IU/L、
  (0.55±0.30)pg/ml、(25.92±7.89)ng/ml、(2.34±0.24)mmol/L,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分别为(53.82±15.32)IU/L、(0.52±0.33)pg/ml、(25.93±8.19)ng/ml、(2.29±0.27)mmol/L。治疗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分别为(59.58±32.15)IU/L、(0.50±0.14)pg/ml、(30.91±4.32)ng/ml、
  (2.34±0.28)mmol/L, 中药治疗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分别为(57.42±12.57)IU/L、(0.47±0.16)pg/ml、(32.88±4.56)ng/ml、(2.38±0.26)mmol/L,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分别为(45.60±14.72)IU/L、(0.31±0.12)pg/ml、
  (36.35±5.42)ng/ml、(2.61±0.36)mmol/L。治疗前三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均有所降低, 25-羟维生素D、血钙有所升高, 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碱性磷酸酶、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均优于其他两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 对照组有2例(9.5%)患者出现了不适症状;中药治疗组无明显的不适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了3例(12.5%)胃肠反应,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女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其发病率有25%。而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病率明显增加[4-6]。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注重整体治疗, 使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比较通畅。补肾中药对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妇女在更年期前使用可以提前预防。而西医则认为服用激素类药物, 可以使人体对钙物质的吸收增加, 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对物质的再次吸收, 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情况[5]。
  本次研究以本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与内容的分析, 结果显示补肾中药处方配合一定的激素类药物, 对骨质疏松患者提升骨密度效果明显, 并且患者治疗后碱性磷酸酶及B-胶原降解产物明显降低, 25-羟维生素D、血钙明显提高, 表明, 人体中碱性磷酸酶及B-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血钙与骨代谢具有一定的联系, 当人体碱性磷酸酶及B-胶原降解产物含量指标越高而25-羟维生素D及血钙越低时, 人体的骨质疏松症状越明显,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 患者体内的碱性磷酸酶及B-胶原降解产物含量指标有所降低、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有所提高, 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有所缓解。各组治疗方法都可以提升患者的骨密度, 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最明显。
  参考文献
  [1] 常莉波, 于晓勇. 补肝调肾汤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光明中医, 2017, 32(8):1114-1116.
  [2] 白俊丽. 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临床医药实践, 2017, 26(2):107-109.
  [3] 姜晨吉, 沈旭慧, 林梅.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科技资讯, 2016, 14(19):159.
  [4] 何烨棋, 姚金兰, 林梅.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科技资讯, 2016, 14(19):171-172.
  [5] 李鸿霞, 冷思宏, 张光辉, 等. 不同剂量?S生素D加钙防治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16):17-20.
  [6] 叶兴江.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医疗装备, 2015(8):150.
  [收稿日期:2017-09-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