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4|回复: 0

2018教我如何不想,刘半农和他的“她”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2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6/view-10706161.htm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2017年央视举办“百年新诗”朗诵会,开场第一首诗便是《教我如何不想她》。此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读罢此诗,不禁疑问,诗中那个令刘半农朝思暮想、辗转反侧的“她”,到底是谁呢? 摒陋放足爱怜她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11岁的刘半农跟着母亲蒋氏去离家不远的庵堂进香,碰巧遇上城东朱夫人带着两个女儿进庵许愿。朱夫人的两个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尤其是长女朱惠,明眸皓齿,楚楚动人,令情窦初开的刘半农一见倾心。
  刘半农4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6岁就能吟诗作对,以聪明过人而饮誉乡里。朱刘两家同住江阴城里,朱夫人对刘半农“神童”的美誉早有耳闻,又见刘半农俊秀朗逸,举止非凡,满心欢喜。当得知刘半农尚无婚配,朱夫人遂主动向蒋氏提起,愿将长女许配。蒋氏见朱惠聪颖美丽,满心欢喜,一口应诺。
  朱惠比刘半农大三岁,尽管有“妻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但刘父对此还是介意。因此刘父以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为由反对这门婚约。朱家又提出将次女许配刘家,刘家领情应允。
  可是订婚后不久,朱家次女竟患病去世。过了一段时间,朱夫人旧事重提,再次提出将长女朱惠许配给刘家,刘父被朱家的诚意感动,同意了这门亲事。
  按照当时的习俗,男女授受不亲,订婚后不能见面。可受新思潮影响的刘半农却不?这些陈规陋俗,一有机会就往朱家跑。
  有一次,他无意中看到朱惠裙下露出穿着红绣鞋的小脚,顿生怜意,决心帮助朱惠摆脱缠足之苦。他遂请求母亲去劝说朱家不要再给朱惠缠足。朱惠听说此事,十分欣喜,从内心感激刘半农。
  刘半农从小便有“尊重妇女,呼唤妇女解放”的新思想,这个“摒陋放足”的经历成为他后来首创“她”字的最初诱因。 此生决意不负她
  1905年,14岁的刘半农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获得免去一年学费及食宿费的嘉奖。1910年6月,刘母病危,依据当地的“冲喜”风俗,刘半农赶回家结婚,尽管“冲喜”未能挽救刘母的生命,也比较仓促,但从此,朱惠成了刘半农一生中最忠实的伴侣。
  由于家务繁重,朱惠曾两度流产,引起刘父的严重不满。他听信卜卦先生的说法,认为儿媳“命中无子”,不能生育。于是,刘父强令刘半农休妻另娶,或以纳妾的方式传宗接代,甚至私自为刘半农物色好了纳妾对象。刘半农早就下定决心一生只钟情于朱惠一人,对父亲的建议,坚决反对。
  1916年秋,刘父的担心终于被打消,朱惠生下了女儿,刘半农为之取名“小蕙”,寄托对女儿的美好期望――夫人贤惠,女儿蕙质。 伉俪情深首创“她”
  1917年5月,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对文学革命提出深刻见解,从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由于才华出众,26岁的刘半农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慧眼相中,被破格聘为北大预科国文教授。
  1920年2月,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半农去欧洲留学。其间,朱惠给了刘半农极大的精神支持,夫妻二人患难与共,恩爱有加。可是,面对贤惠的“她”,刘半农却找不到合适的单字。
  原来,英语中的第三人称,男用“he”,女用“she”,而当时汉语的第三人称“他”却无男女之分,通用于男、女性及一切事物。因此“she”翻译成汉语,找不到对应的汉字,最初一般被译作“他女”“那女的”,显得十分不协调;后来有人用“伊”来表示女性第三人称,比如鲁迅就经常使用“伊”字。
  鉴于这种混乱,刘半农考虑再三,反复琢磨。一次,在写夫人朱惠与女儿刘小蕙名字时,在“惠”与“蕙”字上得到了启发,于是,在“他”的基础上把偏旁改成“女”字旁,首创了“她”字,用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同时又创造了“它”作为非人第三人称。他写下《“她”的问题》一文,寄回国内发表。
  在异国他乡,朱惠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又不辞劳苦地照顾全家起居生活,刘半农深为感动,把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对妻子的爱恋之情融为一体,写下了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并首次将“她”引入诗句。
  诗中表达出的浓郁的爱恋之情,引起了千百万读者的共鸣。1926年,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将此诗谱成曲,一时传唱大江南北,“她”字也随之迅速推广。
  1934年6月,为完成《四声新谱》《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的编写,刘半农冒着酷暑深入绥远、内蒙一带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归热病,同年7月14日在北京逝世,年仅44岁。刘半农去世后,朱惠一人抚养一子两女。1947年,朱惠在与丈夫离别13年后,也随他而去。按照生前遗愿,人们将她葬在刘半农旁边,从此这对伉俪再也不会分离。
  在云霞掩映的傍晚,在月光如洗的深夜,在世界的另一头,刘半农一如当年留学欧洲时的神态,动情地对着朱惠吟诵: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