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返回列表
查看:
280
|
回复:
0
2018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复制链接]
3663930
3663930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4 22: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说到养生,很多人都知道“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不过,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我们的脾胃功能相对虚弱,养脾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事情。
/6/view-10699189.htm
但是很多人却对中医所说的脾不了解,一些人还常常跟西医所说的脾脏混为一谈,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普及一下“脾”的知识。
西医: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脾脏有滤血的功能,边缘区和脾索是滤血的主要场所。脾内的大量巨噬细胞可以清除衰老的血细胞(比如红细胞)、抗原和异物。侵入人体血内的抗原,可在脾内激发免疫反应。此外,脾还能够储藏血液。在人体失血的时候,脾有一定的“自身输血”的功能。如果脾大,脾脏功能亢进,就会导致过度吞噬和破坏体内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红细胞下降。
中医:“脾为后天之本”
中医所说的“脾”,其实跟西医的脾脏是两回事。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脾主升清。可以看出,西医认为脾可以藏血,似乎与中医“脾统血”有关联,而中医所说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显然跟西医的脾脏功能不相干。有学者认为,中医的“脾主运化”与西医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关,可能包含了西医的胰腺和小肠的功能。
为什么中医说“脾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在肾者,因其所藏之精气,禀受于父母,形成于出生之前。在脾者,因其运化水谷精微,灌溉营养一身,而此功能只有在出生之后才能发挥,故称后天之本。人体的肾精需要依赖后天脾气运化水谷精微去不断的补充,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更需要依赖脾胃运化功能,所以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这也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主要理论根据。说是“气血”,应包含“精”、“津液”等在内,“气血”也是一种简略称法。但“精”与“津液”又可隐含于“血”之中,通常认为血的组成即是营气和津液,而血与精是相互化生的,故中医历来讲“精血同源”。气血对于人体生命,是极其重要的。一身上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一处不需要气血滋养。所以《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 如此重要的气血,亦常有盛衰之变,因何而生、因何而竭? 一切皆因于脾胃。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
脾虚多样化
由上可知,中医的“脾”的功能非常重要,只有脾气健运,人体的正常机能才能得到保证。脾胃伤,则百病生。那脾虚又有什么表现呢?哪些症状说明“脾虚”呢?
脾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亍⑵?短怕冷,或妇女体弱带下,舌淡,边有齿印,脉细无力等。再比如有些人流口水、有些人过于肥胖、有些人口淡乏味、有些人肛门下坠等,这些其实都和脾虚有关。脾虚最易导致和伴随的就是湿困,脾虚易生湿,湿邪易困脾,表现为舌苔白腻。
护脾阳、防脾湿
夏季养脾需要注意2件事:一是护“脾阳”,二是防“脾湿”。
“脾阳”指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脾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运清阳、温煦四肢肌肉等功能,都是脾的阳气完成的。如果脾的阳气受损或被困遏,就会影响脾的机能。
“脾湿”主要是寒湿困脾,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恶心、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等。湿困日久,也可郁而化热。
中医强调要注意“春夏养阳”,所以夏季要注意“扶阳”,特别要注意不能损伤“脾阳”。哪些行为容易损伤“脾阳”呢?对于夏天来说,过于贪凉无疑最易损伤脾阳。比如大量吃冷饮、喝冰啤酒、吃冰西瓜、长时间吹空调、出汗后洗凉水澡、光身子睡觉、穿露脐装、睡地上等,都容易消耗体内阳气,导致脾阳亏虚,从而导致腹痛、腹泻、大便稀溏、食欲不振、乏力神疲,甚至腰膝酸软,严重时引起肾阳亏虚。
夏季顾护脾阳非常重要,如果过于贪凉饮冷,导致脾阳亏虚,从而使脾气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最终导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不但许多长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的人与此有关,一些人抵抗力下降、冬季咳喘、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等,其根源都与脾阳受损有关。
另一方面,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燥恶湿,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盛又最易困脾。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所以夏季要注意,一是防湿邪伤脾,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年不渴等症。二是若脾气虚弱,健运无力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
夏季防止湿邪伤脾,还是要注意从顾护脾阳做起,因为如果脾阳受损,脾运失健,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更易导致湿困脾土。另外,在顾护脾阳的同时,我们应该避免淋雨、不要久着汗衣、不宜久居湿地、不要过食生冷等。因为湿邪伤脾也最易困遏脾阳,导致脾运不健;而脾气亏虚,运化无力,又会“脾病生湿”。所以我们防“脾湿”,既要防止湿邪困脾,也要防止脾病生湿。
夏季我们还要防止因暴饮暴食导致的脾胃受损,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许多人夏季喜欢吃夜宵、吃烧烤、喝冰啤,这样很容易增加胃肠负担,导致脾胃受伤。还有另一极端,就是因为夏季炎热,不少人胃口较差,其中一些人干脆不吃饭,只吃点水果、冷饮之类的,长此以往,也容易导致脾胃虚弱。
而对于平素脾胃虚弱之人,夏季更要注意顾护脾胃。一方面注意不要贪凉饮冷,另一方面注意饮食清淡,适当多吃一些健脾助运的食物,如山药、焦山楂、莲子、红豆、薏苡仁、红枣、芡实、小米、藕等。也可以适当吃一些益气养阴之品,如西洋参、枸杞子、百合等。
总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有“百病皆由脾衰而生”之说,所以我们顾护脾胃一定要从日常做起,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显得尤为重要。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