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初中生情绪变异性与自评精神症状的关系
返回列表
查看:
369
|
回复:
0
2018初中生情绪变异性与自评精神症状的关系
[复制链接]
7246459
7246459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4 21: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初中生的情绪变异性与自评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四川省一所初中抽取129例学生(初一42例,初二47例,初三40例),采用日重现法(DRM)连续两周记录情绪变异性分数(情绪体验的标准差/情绪体验的均值),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学生的自评性精神症状,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调查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情况。结果:日重现法得到的积极情绪分数显著高于消极情绪分数(2.7±0.7)vs.(1.4±0.3),P /6/view-10697038.htm
【关键词】日重现法;情绪变异性;自评精神症状;现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5)004-0279-05
人的情绪是波动的,应该以动态方法去理解情绪,因此研究者提出了情绪变异性(emotionvariability)这个概念,意指实时地在不同情绪(如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和情绪的不同强度之间变化的能力,研究者一般采用情绪体验的标准差除以平均值作为情绪变异性的指标。情绪变异性在个体内部是稳定的。研究发现,神经质(即个体的情绪稳定性比较低)的人格特征与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有很高相关,神经质也预测了更低水平的主观幸福感,进而推测,情绪变异性能够有效地预测个体的精神症状,因此,探讨初中生的情绪变异性和其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寻找干预手段,对于降低初中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提高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性,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对于情绪变异性和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情绪变异性越大,精神症状越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消极情绪变异性越大,更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情绪稳定更有利于减少精神病学症状,消极情绪波动较大有较明显的抑郁症状,心理问题增加。
另一种观点认为更大的情绪变异性有利于减少个体的精神症状。这些研究者把情绪变异性称为情绪灵活性(emotional flexibility),认为更大的变异性与更佳的心理适应有关,情绪变异性甚至可以预测个体的心理弹性,更大变异性的个体有更高的自尊。
以往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对情绪变异性的界定角度不同,一些研究者认为情绪变异性是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情绪强度的变化,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情绪变异性是一种根据情境需要灵活地改变情绪反应的能力。本研究中的情绪变异性定义为在一段时间内情绪变化的强度。而且前人研究多关注消极情绪变异性,还很少关注积极情绪变异性,另外,以往研究多采用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因此本研究采用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同时探讨积极情绪变异性、消极情绪变异性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不同的意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认知重评的策略能减少心理症状,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情绪调节异常也会增加青少年的精神症状。若情绪变异性是一个能够预测个体心理症状的变量,它号情绪调节策略之间也应该存在相关,所以本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探讨情绪变异性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4月-2014年5月,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花溪中学,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将每个年级所有的自然班进行编号,然后在所有编号中以简单随机取样的原则抽取1个自然班。获得学生和监护人知情同意后,在三个年级共抽取155例初中生,其中26例被试在连续2周的情绪记录中发生了遗失,最后获得有效被试129例,其中初一42例,初二47例,初三40例。男生57例,女生72例。年龄13~15岁,平均年龄(14±1.5)岁。
1.2 工具
1.2.1 日重现法调查表
DRM测试是让被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填写日重现法调查表,回想一天发生的事情,分场景将不同的事件、内容、时间进行回忆,被试对每个场景的情绪体验进行判断,探讨的情绪体验共8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积极情绪有愉快的、期待的、有趣的、受鼓舞的4种,采用1(从来没有)~5(总是这样)的程度记分;消极情绪有生气的、难过的、厌倦的、羞愧的4种,采用1(从来没有)~5(总是这样)的程度评分。积极情绪为4种积极情绪强度的平均分,消极情绪为4种消极情绪强度的平均分。得分范围均为从1分到5分,得分越高,代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强度越高。积极情绪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再测信度为0.72;消极情绪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再测信度为0.76。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该量表通常用来评估被测者的心理病理症状,包含较为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此量表有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共90个题目构成,采用1(从来没有)~5(极其严重)5点计分,总分越高,代表精神症状越严重。本研究中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0.89,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总量表的再测信度为0.84。 1.2.3 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
用于测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共35题,由“认知重评”、“认知沉浸”、“表达抑制”、“表达宣泄”四个维度构成。采用1(从没发生)~5(总是发生)5点计分。认知重评是个体通过对内部归因和外部环境的感受进行调整;认知沉浸是个人沉溺在情绪事件中,反复思考;表达抑制是个体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掩饰自己此时的情绪;表达宣泄指的是表达释放情绪体验。情绪调节各维度得分范围从12分~40分,分数越高说明越可能使用这种情绪调节策略。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再测信度为0.79。
1.2.4 积极率
研究者认为积极率可以作为衡量心理症状的一个预测指标。本研究中积极率的计算方法:日重现法连续2周记录得到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比(PA/NA),积极率越高,个体的幸福感越高。
1.3 研究程序
日重现调查表连续记录2周,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SCL-90在最后一天让被试填写。情绪变异性的计算方法:在2周的时间里,情绪体验的标准差除以情绪体验的平均值。另外,分别计算了2周单位时间内的积极情绪变异性和消极情绪变异性。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积极情绪变异性、消极情绪变异性、自评精神症状等连续性变量之间的相关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多变量之间的通径系数及其假设模型检验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结构方程建模由AMOS20.0软件完成。P文化差异,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下,认为积极情绪强度最大化是最佳的,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则可能认为适度的负性情绪是必要的,“物极必反”、“居安思危”都是这种文化的体现。
以往研究发现,有更少的消极情绪会与高能力感知有正相关,也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通过塑造个人资源进而减少精神症状。但本研究发现,无论是积极情绪变异性还是消极情绪变异性均会增加个体的精神症状。这是本研究结果的一个新意。这种研究结果也验证了前人的观点――极端强度的情绪是非适应性的。还有研究发现,消极情绪变化过大,体现了一种心理上的不稳定性(psychological instability),并与痛苦情绪和心理问题增加相关。研究者也发现了积极情绪变异性大也会降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本研究的结果指出,对心理症状的干预不仅仅是要降低消极情绪体验的强度,或是提高积极情绪体验的强度,而是要降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变异性。
对于情绪调节策略和自评精神症状的关系,本研究发现,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减少自评性的精神症状,而认知沉浸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增加自评性的精神症状。认知重评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其是指为了改变对当前事件的情绪感受而改变对当前情境的评价。使用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倾向于有更强的社会联结,更少体验到抑郁情绪,能更富有弹性地对待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有更少的消极情绪。而且,即使是内隐的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策略都会减少精神症状,增强心理适应性。本研究的结果再次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认知重评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沉浸是指反复思虑当前的情绪事件或体验,是一种非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沉浸会导致消极情绪的增加,精神症状增多。本研究结果说明初中生采用认知沉浸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可能会使自评性精神症状增加。
因此,若要减少初中生的精神症状,降低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应该增加使用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策略,减少采用认知沉浸的情绪调节策略,另外,降低情绪变异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4 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本研究的结果发现了情绪变异性可能会导致自评性精神症状增加,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是频繁的、小的情绪波动是有害的,还是偶尔的、大的情绪波动是有害的。其次,积极情绪变异性是否总是有害的,有可能当个体能灵活地改变情绪状态以适应环境的需求时,积极情绪变异性就是适应性的,这也需要在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再次,本研究只是一种横向性的研究,发现的是一种相关关系,未来可采用追踪研究或实验的方法来进一步探讨情绪变异性和自评精神症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的关系。最后,情绪变异性若增加了精神症状出现的概率,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也是未来的一个研究切入点。
编辑:赵志宇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