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返回列表
查看:
314
|
回复:
0
2018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复制链接]
6282356
6282356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4 21: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
/6/view-10695071.htm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1-0149-03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医生特鲁多(1848~1915)的墓碑上有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减缓病痛,但总是给予安慰)。100年过去了,这段铭言仍发人深省。近代医学大师威廉?奥斯勒(1849~1919)认为,医生绝不只是在治疗疾病,而是在医治一个独一无二、有情感、正为疾病苦受煎熬的人。近代医学由于洞察力贫乏,科学与人文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疏离而面临困境。医学的目的、医学与人文的关系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诸多问题是当代医学工作者、医学教育者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1.医学与医学模式的发展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模式(medieal model)又叫医学观,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时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是人们在与疾病抗争以及认识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是医学实践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医学的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身疾病与健康的发展史,与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医学经历了古代医学、传统医学、实验医学和现代系统医学4个发展时期,医学模式也相应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4个时期的演变。
古代医学阶段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传统医学建立在自然哲学发展的基础上。但19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生物技术的进步促使医学从宗教中解放,人们开始运用生物医学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医学完成了从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的根本转变。生物医学模式以物质分析为基础,通过观察和试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其有效性和特异性吸引了广大医学工作者,在研究与诊治疾病时,总是试图在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或)生物指标上寻找特定的变化,以确定疾病的诊断,选择合适的医疗措施。生物医学时期医学科学取得巨大发展,有效地控制多种生物因素所致的人类疾病。
生物医学的蓬勃发展使得其似乎成了能解决一切医学与健康问题的科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疾病逐渐由过去的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转变为非生物因素所致的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已列在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前面。这些疾病不是由生物因素,而是非生物因素引起,如社会因素或(和)心理因素。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O.L.Engel)提出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即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实验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技术主义的实验医学和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人是一部生物学上的机器,生病就是这台机器发生了故障,治病就是对损坏部件的修理;认为医学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医疗实践是单纯的技术活动,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单一的技术物质关系。一方面,医学是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科学,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患者,不单是一种生物学状态,也是一种社会状态。决定人是否患病,不仅要考虑其生物学变量,还要考虑心理、社会状态变量,这就要求在更广泛的层面上研究健康和疾病问题。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对精神病、心因性和功能性疾病以及原因明确、病理变化清楚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予以科学的解释。心理、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的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公害病、事故和自杀、吸毒和酗酒、饮食过度、心因性疾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挑战者,面对这些挑战,实验医学和生物医学模式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对医疗技术的过度依赖,对生物学病因的狂热追逐,导致出现过度医疗、对抗医疗和消耗医疗的情况,已成为医疗资源的黑洞;临床专业的不断细分,导致医学越来越走向只顾局部不顾整体的死胡同,日益忽视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属性,实验医学和生物医学模式存在缺陷。
3.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医学与人文素质培养
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的良好体现,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必须与人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医学价值的最终体现是其人文价值。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生命的存在先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文明形式。医学是关于人的生命科学,对人的关怀是医学的目的,敬畏、关爱生命是医学的终极目的。医学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都是通过防治疾病、促进健康而使人幸福,这是医学追求的终极目的。
3.1“仁心”需要医学人文
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宋《省心录》称“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死生之系”,不具功利的医学是理想中的医学,功利医学是丑恶的医学,医学与道德和良知相伴。如果以人文精神做为医学职业道德的准则,那么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一切与医疗有关人的尊重,包括:尊重患者的生命、人格与尊严,尊重患者的医疗与健康权利,注重社会利益及人类健康利益的维护。我国当代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曾说过:“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患者把生命交给了医务工作者,医者应有一颗尊重生命的“仁心”,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和托付,而不是“用昂贵的治疗方法治疗少数人的疾病”。高等医学院校理当融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构建全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3.2“仁术”需要人文医学
“仁术”需要合谐的医患关系。1988年8月,世界医学教育会议对医生提出了如下要求:“病人理当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医生对患者的救治过程,是一个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乃至哲学辩证思维等多方面能力为一体的复杂过程。医生行使“仁术”需要学习人文医学,掌握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技能,需要取得患者的信任,理解、关注患者的感受,才有可能顺利完成病史采集和医疗行为,形成合谐有序的医患关系。“仁术”需要系统论的哲学思维,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其宪章中曾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一种圆满适宜的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面对当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跨学科的交流。除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外,人文医学还应学习系统论与整体论的哲学思维,从生物、心理、社会等角度全面理解疾病与健康,从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角度开展医疗行为,在医学训练中培养认知能力,医学生和医学从业者必须具备判断、决策、解释、寻找证据和做出推断的能力。医学人才需要有更加广博的知识、更系统的哲学思维和更高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的目的不再仅限于对生物学病因的挖掘,而是通过防治疾病、促进健康而达到对生命的终极关爱,使人幸福的目的。医学必须和人文紧密结合,发展精神层面的“医学人文精神”、实践层面的“医学人文关怀”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医学人文学科”。医学院校除了培养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之外,还应开展专业有序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价值观、正确的生命观、科学的健康观。这些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