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5|回复: 0

2018寒假+春节,别再来一次入园适应难!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19: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最喜欢什么?当然是放假过节!
/6/view-10131719.htm
  一放假,早睡早起的生活节律先丢一边,怎么开心怎么玩;一过节,走亲串门胡吃海塞,怎么热闹怎么来!寒假里,正是过大年喜庆欢腾的时候。然而,热闹过后,该返园了,结果9月初才辛苦做好规矩的娃们,好多都现了原形……
  别着急,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园长的锦囊妙计! 幼儿园里的“欢乐颂” 镜头一:来园序曲
  早晨,太阳暖暖地照着幼儿园,教室里的玩具色彩鲜亮,操场上的童谣清脆悠扬。这些原本快乐美好的熟悉场景,在一些孩子眼里却失去了吸引力:
  小乐宝被妈妈抱着进来,边扒着妈妈肩膀默默地流着眼泪,边不停唠叨:“妈妈早点来接我,第一名来接我!”乐宝妈妈只好一路哄着“好的好的”,把乐宝抱进教室,交到老师手上,然后红着眼眶离开。
  小君君由爸爸拖着扯进幼儿园,挣扎着哭得满脸通红,大叫着:“我要奶奶!我要爷爷!我要回家!”
  小智在妈妈怀里扭动不止,哭闹着:“我要去印象城玩,我不要上幼儿园!”小智妈妈手忙脚乱地安抚:“上完幼儿园,我们就去玩。”可小智不答应,园门口母子俩好一通纠缠,妈妈束手无策,最终还是值班老师抱着孩子进了班级。 镜头二:入园变奏
  到约定的8点半关大门时间了,活动室里的孩子们这一簇那一簇的,满座率不高。这时候最忙碌的就数幼儿园的小门了――不停地开开关关,孩子们在家长“快快快”的催促里,在保安叔叔和老师们的“加油”声中,慢悠悠地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脸不情愿地挪进园门。将近10点,还会有个别孩子姗姗来迟。 镜头三:互动时光
  孩子们慢慢熟悉起来,叽叽喳喳地说着笑着玩着,可就是有那么几个孩子离大家远远的,呆呆地看着同伴玩,即使老师和同伴去邀请,也退缩着不愿加入,同伴们跑得近些时,他们就后退,保持距离。
  还有一些孩子,在惯常的环节或听从指令如拿水杯、收拾玩具、整理书袋等时刻,会茫然好一会儿,看着同伴们都完成了才跟从,反应明显迟缓。 镜头四:午餐剧场
  当饭菜香飘起时,对着桌上五彩缤纷、热气腾腾的午餐,一群孩子自编自导情节丰富的午餐剧场开始上演:
  有的小手坚决罢工,就这么眼泪汪汪委屈地看着老师,非得老师把饭菜送到嘴边才张口;
  有的手势僵硬地握着勺子,不是这个把饭菜撒满桌面,就是那个把汤倒翻泼了一身,手足无措地等着老师救场;
  有的动作迅速地把汤倒入饭碗中,一眨眼就半碗囫囵吞下;
  还有的不停地把胡萝卜、黑木耳挑出来藏在一边,还偷偷地用餐巾盖盖好;
  更有的把菜盆推得远远的,喂菜就闭嘴扭头加推手,嘴上说着自己来,却磨蹭着挑着饭粒不情愿地往嘴里拨拉,简直是要绝食的节奏。 镜头五:“救”寝乐章
  午睡时刻,可是恢宏的交响乐,老师们精神抖擞,全部上场:那边有几个厕所里裤子没拉到位尿湿了,这边有几个跟在老师身边等着脱衣服、脱鞋子,还有几个跟紧巴巴的裤子较着劲儿,急得哭出声来,甚至还有拿出尿不湿,要老师帮忙穿上的。
  好不容易孩子们都躺下了,几张小床上就发出细细索索的抽泣声,不让老师走开,非得拥抱抚触轻拍柔语好一顿安抚,才肯入睡。
  起床时,在这些孩子身上,又可以看到老师们继续一番热火朝天的激昂场景。 是什么引发了入园适应问题?
  一个假期下来,不少孩子出现了倒退的?F象,第二次遭遇入园适应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细细盘点下来,不少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
  1.乐不思蜀:
  寒假中有春节,是举国欢庆的大日子,人人都有休假机会,于是一些家长们卯足了劲儿地陪孩子玩:带着孩子参加家庭聚会、亲子活动、走亲访友;或者把附近的一些游乐场所挨个地玩个通透;又或者安排长途的旅游,带孩子感受不一样的景物。
  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能沉浸在新奇的生活方式中,每天都期盼着明天有什么好玩的,留恋假期模式,自然不愿意回到幼儿园过有“约束”的集体生活。而且节假日里,家长对孩子的规律生活的要求也会放宽和降低,孩子经常晚上迟睡,早上晚起,导致假期结束后,要孩子一早起床去幼儿园,孩子就会感到很不适应。
  孩子年龄越小,他的适应能力、调节能力、自律性也相对越弱,反射弧长,应激反应就会相对强烈和明显,这需要一段相对长的过渡时间。
  2.过度依赖:
  有些祖辈宠爱孩子,嫌年轻父母照顾不好,长假也把孩子带在身边。没有幼儿园的约束,冬天又冷,吃喝拉撒睡只要孩子一撒娇,就样样照顾得妥妥帖帖,简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陪吃陪喝陪睡,为了睡得好点,连尿不湿都用上了。
  这种几乎没有什么压力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产生了惰性和依赖,当长假结束,回到幼儿园就要遵守集体约定:进餐、午睡、和同伴一起游戏、解决问题等,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孩子极易产生抗拒、畏缩、精神无法集中等现象。
  有些爸妈因为工作的关系平时和孩子相处不多,趁长假之际全天候无缝关爱,时刻不离身边,百依百顺恨不得把缺的都补上,导致孩子忽然掉进蜜罐里无法自拔,产生分离焦虑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等现象的概率极大。 合理安排,顺利返园并不难
  在假期中,爸爸妈妈如果能做到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节奏,那么假期过后,顺利返园并不是难事。 1.假期里,给爸爸妈妈的5个小建议
  (1)假期计划张弛有度。
  家长要客观分析自家宝贝,根据孩子的个性和调适能力,合理安排外出计划。长假期间的活动节奏以动静结合为宜,玩休间隔行进,尽量避免长时间密集型的外出活动安排,以免孩子出现“一放不可收”现象。     (2)把好生活规律关。
  家长要了解宝贝在幼儿园的一日流程和生活作息,在放假前和老师及时沟通,做到心中有底,把住三餐(早、中、晚)和两睡(中午、夜晚)的时间节点和正确方式(不喂饭、不陪睡)。在假期里也要保持宝贝的规律生活,在家在园一个样,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越小的孩子,生活上的不规律就越能影响到他的身体和情绪,更别说还要重新面对假期过后的调整关。当然,这点上家长的以身作则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哦!
  (3)坚持自理不松懈。
  放假后,宝贝整天在家,有的家长会嫌孩子生活自理样样动作都是慢吞吞的:一勺饭要催半天,套件衣服不是反了就是吭哧吭哧费劲得很,上次厕所裤子要扯半天……又是心疼又是心累,干脆代劳通通包办,三两下搞定。
  轻松躲懒的长假后,孩子们的生活自理技能可真的要重新练起。越小的孩子涉及生活能力的环节越多,家长们可要练出一副“硬心肠”,让孩子觉得不管在哪儿,这些事情都要自己做,习惯成自然。家长还要长个心眼,乘机补个漏,孩子哪项生活技能弱,就鼓励多动手练练,让宝贝对长假后的自己更有信心!
  (4)家长陪伴要适度。
  由于长假时相亲相依,很容易出现孩子对某个亲人的依赖,脱离时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甚至哭闹等现象。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提供一些照顾孩子和孩子互动的人,如每天的相伴长辈以一到两人为主,爸爸妈妈祖辈等可轮换照顾宝贝,让孩子与更多的成人建立信任关系,孩子情绪会趋于稳定开朗。
  (5)引导孩子表达需求。
  孩子哭闹着“我不要”,家长们就抱着宝宝一连串地说:“宝贝是不是要吃甜甜圈了?宝贝要这本巧虎对吧?宝贝想玩托马斯?”这样的场景,家长们一定不陌生吧。如果你什么都替孩子说了,那他岂不是只要用表情和动作回答“是”或“否”就行了?
  试想,长假期间,孩子天天处在你的“善解人意”中,他就会越来越依赖别人、缺失表达需求的机会,返园后反应迟钝疏离同伴也就在所难免了。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和交往的工具,“要什么想怎样”一定要宝贝说出来。尽管他表述不清含义不明,但我们可以在他的表述上进行梳理,教他学说更适合的表述词语和完整句,能思善辩这可是捷径呢! 2.返园前,做好5项预热准备
  (1)思想准备。
  家长在长假结束前一周左右起,跟孩子一起聊聊“我们的幼儿园”,逐日递增频率。请宝贝回忆幼儿园有哪些好玩的玩具、怎么玩最有趣、有哪些好朋友、好朋友都做了些什么、学了哪些好玩的游戏和本领等等,并由他做小老师,家长配合互动游戏,重现幼儿园愉悦的生活场景,强化其中的快乐体验,让孩子对返园有所期待。
  (2)物质准备。
  返园前一周内,带孩子逛几次书城或者书店,让孩子选择喜欢的手工操作材料、绘本、拼图、和好朋友交换的小礼物等,让孩子在得到礼物满足需求的愉悦体验中,在直觉感观上确定并自然接受将要返园的事实。
  (3)情绪准备。
  临近返园一周,务必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跟在园时接近直至吻合。不安排激烈或长途的活动,淡化对出游情景的回忆,在孩子面前减少谈论出游话题或欣赏出游照片机会,让宝贝情绪平静下来,懂得假期已过去,要去幼儿园了。
  (4)友谊准备。
  返园前一周,加强和同伴的联系和活动,可以由孩子提议,邀请几个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或者邻班的好朋友到家里来玩,或一起到户外玩,在重温同伴游戏快乐的同时,同伴间的友谊会让他们对返园有所向往。
  (5)激励准备。
  假期里有些出游计划难免因故搁浅,而孩子们却耿耿于怀。家长可筛选合理可能的活动,跟宝贝定好计划并来个约定(内容家长和孩子协商),在返园后的第一个周末实现,也不失为激励孩子顺利返园的好方法。 3.返园后,教你2个技巧帮助孩子适应
  (1)入园时的哭泣回应:
  宝贝上幼儿园时的哭泣,可是对付家长的必杀技。家长们试图安抚,“不哭不哭,开学了宝宝要上幼儿园,妈妈第一名来接你”,可以想象,孩子那会儿得有多么恨幼儿园哪,是幼儿园开学了才让妈妈送我来的!于是,他哭得更大声了。
  如果你想用共情的方式?灾?以理,“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妈妈和你一起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那么你又能怎么面对呢?他是不要上幼儿园而你又不答应,这简直接近煽情戳中孩子的哭点啊,于是,哭声更大了!
  宝贝的哭声直戳家长们的心,但是我们要明白,这时的哭声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脆弱的宣泄,更是孩子的一种无意识的手段,期望的是家长扛不过,达到不来幼儿园的目的。孩子的哭声戳心太重,我建议家长们要练就“举重若轻”的带娃秘籍:用轻松乐观的态度面对宝贝的哭声。
  对于不想来园式的哭声,再多的抚慰和软语都无济于事,你要的是明确的态度(幼儿园是要上的)和(假装)轻松的笑容和语气。告诉他“妈妈上班,宝宝上幼儿园学本领”,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帮孩子擦干眼泪,笑着挥挥手和孩子再见“不哭了,妈妈下班来接你”,不纠缠不留恋转身离开。接纳但不渲染或放大孩子的负面情绪,用轻松乐观的态度感染孩子,没了撒娇的对象,孩子情绪期一过,哭声就自然止了。
  孩子们可是察言观色的高手,哪怕你稍稍露出不舍之意,他们的哭声将撕破天际。所以,对待孩子的返园焦虑,不在于家长说什么,你的态度才是关键。
  (2)离园后的谈心技巧
  孩子早上哭着入园,一天下来,家长内心的忐忑是必然的,但接孩子后不宜问“后来哭过了吗?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你乖不乖呀?老师有没有表扬你?”等负面或评价性的问题,这不仅使孩子很难回答而且还会加剧其负面情绪,强化他们的“不适应”:
  幼儿的情绪易受客观环境影响,成人的紧张会直接影响孩子,加剧孩子焦虑。孩子离园时情绪是愉悦的,家长就不需要提早上的哭闹,可聊一些具体直观的话题,如“今天吃什么?谁坐在你边上?玩什么游戏了?”等,这些容易回答无压力的对话诠释了轻松的氛围,为愉快入园埋下伏笔。
  园长简介:谢瑛,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东城幼儿园园长。从教28年以来,荣获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称号,多篇课题论文在核心刊物发表并获全国、省、市级等奖项。谢园长秉承蹲下身聆听,静下心守护的教育理念,享受和孩子快乐同行的成长历程,“能耳濡稚语天籁,目染童真阳光,是人生至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